雷公蛙終於回家了 雙北合作復育新里程

*因繁殖期接近春夏交替,春雷大作雷公響起之際,所以稱作「雷公蛙」。

文:林益瑞|圖:編輯部

北市政府農業局與臺北市立動物園共同合作復育雷公蛙,在長期努力下,響應拯救世界瀕危青蛙日Save the frogs day,在石門區的棲地進行野放,開啟雷公蛙復育新里程碑。農業局表示,雷公蛙學名臺北赤蛙Hylarana taipehensis,被列為保育類二級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體長僅3~5公分大小,背部金黃綠色或是綠色,體側有白色背側褶極為醒目,背側褶內外側各有一條白線,因此側面看起來是兩條黑線和兩條白線交錯排列,非常美麗且特殊,因繁殖期接近春夏交替,春雷大作雷公響起之際,所以稱作「雷公蛙」。

*近年來雷公蛙零星分布於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和屏東縣等地區群,新北市早期在三芝、石門低海拔草澤、濕地、水田一帶常見的蛙類。

因其無明顯的外鳴囊,叫聲是單音細小的「嘰」,不容易聽見,所以也不易形成群蛙大合唱聲,是過去臺灣西部山坡地、水田、草澤和埤塘裡的小型常見蛙類。近年來雷公蛙零星分布於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和屏東縣等地區群,新北市早期在三芝、石門低海拔草澤、濕地、水田一帶常見的蛙類。

隨著環境開發變遷及農藥和化學肥料大量使用,讓雷公蛙棲地遭到嚴重破壞,導致瀕臨滅絕。因此,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整合學術研究與生態友善農業,委託台灣大學生態所李培芬教授團隊,透過文獻與標本的蒐集、現場生態調查、環境棲地分析,以及專家學者現場勘查,建立雷公蛙復育棲地評估準則,包含雷公蛙偏好的水域形式、植栽狀況、周圍環境連結等,再進一步透過生態友善農業的推廣,結合三芝與石門地區友善耕作農村與具有保育理念農民,透過棲地改善,如整地、清淤、引水、植栽……等,提供適合雷公蛙棲息的環境,並建立一套雷公蛙棲地保育復育的策略。

透過雙北合作交流平臺-環境資源議題組,以專業領域分工模式與臺北市立動物園合作,新北市農業局著力於農村、社區環境改善及棲地營造工作,臺北市立動物園則進行物種保存及繁殖研究,於多次雙北會議討論雷公蛙教育宣導與推廣,克服用地取得、農友支持和雷公蛙培育等種種困難,才能於今日「拯救世界瀕危青蛙日」將雷公蛙個體,在三芝、石門生態友善的農地進行野放,後續也會持續進行蛙類與環境生態監測,透過生態保育與友善農業的結合,讓雷公蛙成為生態友善農業最好的代言人,開啟雙北雷公蛙復育新里程碑。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