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禾田宴會館,多元化經營新篇章

宇禾田採多元餐飲模式,滿足不同族群之需求。
宇禾田採多元餐飲模式,滿足不同族群之需求。

文/編輯部

在台灣餐飲業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宇禾田宴會館憑藉其經營策略與靈活的轉型能力,成功在疫情期間站穩腳步,並在後疫情時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一切,都與董事長朱禾田的遠見與堅持密不可分。

從入股到獨力支撐,疫情催生的轉型契機

談起宇禾田的經營緣起,董事長朱禾田回憶道,當初是餐廳的前老闆主動邀請他入股。「當時對方表示這家餐廳的生意量足夠,加上他與許多社團的深厚關係,且自己過去也有經營鵝肉城的經驗,多方評估後,便決定加入股東行列。」沒想到一年後,原股東宣布退休,「再加上其他股東陸續退股,還有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衝擊,頓時讓宴會館的經營陷入困境。」

新北市國際舞蹈發展協會在宇禾田宴會館舉辦舞蹈活動。

但一想到當時已投入數千萬資金,實在無法甘心收掉這家餐廳。朱禾田坦言,疫情期間的經營確實非常辛苦,但也正是這段經歷,讓他開始思考如何轉型,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宇禾田以大型宴會廳為主要經營模式,擁有720坪的全棟四層樓建築,其中兩層樓專門用於舉辦婚宴等大型宴會模式。「無論是家庭聚餐、企業活動,或是特殊節慶,宇禾田都能為顧客量身打造專屬的用餐體驗,讓每一次的相聚都成為難忘的回憶。」

寬廣無柱、視野一目了然,許多單位紛紛在宴會館舉辦大型課程。

然而,朱禾田意識到,單一依賴宴會廳的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於是,他決定將餐廳轉型為多元化經營模式,每一層樓都規劃不同的餐飲形式,既能吸引散客,也能承接大型人數的訂單。

「當時我考慮過在二樓賣牛肉麵、小籠包或是港式飲茶,但考量到附近的客單價與成本結構,決定將二樓改為鐵板燒餐廳。」在轉型之後,宇禾田的經營模式更加靈活。一樓主打火鍋,二樓為鐵板燒,另兩層樓則保留為宴會廳。「這樣的安排不僅能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還能讓各樓層之間相互拉抬。」

朱禾田指出,「有些客人原本只是來吃鐵板燒,但體驗後覺得不錯,就會考慮未來來這裡辦桌菜。而預訂大型宴會的客人,在洽談訂桌細節後,也會順道品嚐鐵板燒。這樣的多層次經營模式,讓餐廳的客源更加穩定。」

除此之外,宇禾田也盡力提供客製化服務,無論企業或個人都能提供其餐飲需求。比如鐵板燒餐廳針對客單價設計菜單,或是為企業製作鐵板燒便當,只要客人提前告知預算,餐廳便能根據需求設計菜單。這種彈性化的調整,不僅提高客人的黏著度,也吸引不少企業客戶選擇在此舉辦商務聚會。

異業合作結合社群連結,打造在地化的品牌經營

除了餐飲本業,朱禾田還與新創公司優勢科技合作,將停車場打造成吸引顧客的亮點。通過悠勢科技的APP平台,顧客不僅能查詢停車位,還能得知餐廳的相關資訊,進而提高消費意願。同時,停車場內設有多個快速充電樁,並推出一系列的停車優惠方案,藉以提升顧客的來訪率。

「我們希望透過停車場的便利性,吸引更多顧客來餐廳消費。這種跨界合作,不僅能提升餐廳的曝光率,也能為顧客創造更好的體驗。」朱禾田說道。

寬廣的場地,甚至可以舉辦各式小型展覽。
寬廣的場地,甚至可以舉辦各式小型展覽。

此外,朱禾田亦積極與在地社團合作,例如與獅子會共同舉辦活動,或是舉辦老人共餐、捐血活動等,進一步提升宴會館在社區中的知名度,強化在地影響力。朱禾田表示,這樣的經營策略,不僅能增加餐廳的曝光率,也期盼能讓宇禾田成為在地人的首選餐廳。

「我們的目標是讓中、永和與板橋地區的民眾都知道,這裡有一家值得信賴的餐廳。今年的計畫就是擴大餐廳的知名度,讓更多人認識宇禾田。」朱禾田強調。

宇禾田宴會館通過多元化經營、跨界合作與在地化連結,以靈活創新的精神,結合不斷最佳化的服務流程與精心設計的餐點,致力於確保每位顧客都能享受到卓越的餐飲體驗。「我們希望每一位前來宇禾田用餐的顧客,都能獲得驚喜與感動,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持續努力的方向。」破釜沉舟,開創新局,是朱禾田帶領宴會館走出另一番天地的堅持。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