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製作舞團駐足餐廳 以肢體語言詮釋歸鄉遊子我回來的心聲

▲餐廳搖身一變成為劇坊,在員林Attic小閣樓的創新中給了年輕藝術工作者回家的感覺。
(圖/記者周厚賢攝)

【記者周厚賢/彰化報導】當藝術無所不在的氛圍瀰漫在日常間,您我心靈感受將更有抒發的空間!一場由Attic小閣樓員林店邀請日日製作舞團演出的舞劇「我,回來了!」,整齣劇的主軸要以一個歸鄉遊子回家後疲倦與不知未來的徬徨,詮釋新生代年輕人執著於完夢的心願之際,卻必須面臨現實生活「根於何處?心定何方?」的內心衝突與激盪。

▲透過表演者內心的詮釋,感受年輕世代對於生活間際遇與衝突的感觸。
(圖/記者周厚賢攝)

劇的主軸始於拖著沉重行李的年輕歸人,在暗黑的窗前望著窗外車水馬龍的街道,自顧自地用肢體訴說心的疲憊。而後,他將行囊裡代表心靈重擔的石頭逐步卸下,也在面對光影繽紛的牆間找到回鄉後救贖的新生,並透過與老友的閒談間找回面對未來的力量。整齣劇的情節正如同演出者許庭瑋團長的心歷。從小愛上舞蹈藝術之後,成長的學習路上與專業舞蹈系所同行。畢業後走遍世界、處處有舞的足跡的他,終究在光芒之後選擇回到家鄉,在家人親友的「跳舞有何用?」疑慮中,他成立了舞團、向公部門提案計畫,就此要在家鄉推動舞蹈藝術的向下紮根與向上演藝中,找到回家後定位的歸屬。

▲日日製作舞團團長許庭瑋會後交流,娓娓訴說學舞一路走來的心歷路程。
(圖/記者周厚賢攝)

「推動年輕藝術家的發展,我們可以提供場域協助推動」Attic小閣樓員林店闆娘吳小姐表示,原本就希望自己的店除了美食外能帶給顧客更多的服務與樣貌!因緣際會認識了庭瑋團長也知道他返鄉的方向,於是就邀請他駐店服務,在了解餐飲店家與顧客的相對關係後產生專屬劇碼的發想。對於當晚的只限三十位觀眾的名額在開始預約不久就額滿,再加上演出後顧客與演出者熱烈的交流,讓她對將餐廳昇華成小劇場的未來甚具信心。吳小姐相信,鼓舞年輕藝術創作者在家鄉找到忠於藝術的窗口,並藉由顧客的迴響形塑藝生活化的願景,這會是與她經營店的理念「歡迎回家」完全契合。

▲一場結合餐飲美食與現代劇演出的活動,在員林地區初試啼聲就能創下滿滿的佳績。
(圖/記者周厚賢攝)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