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 記者齊飛/綜合報導
「您對於住家是否參與重建感到裹足不前嗎?
您不知道是否該相信登門拜訪的建商或開發公司嗎?
對於一堆關於重建的數據資料,您是否感到手足無措?」
採訪的面談才剛開始,記者便被一連串的問了這幾個問題。
「沒錯、是、對啊。」我誠實的回答了這三個問題。
這十幾年確實不少建商、開發商陸陸續續糾集左鄰右舍開了數不盡的說明會…(記者家住的地段還不錯啦)。
「想像一下,只需要輸入地址等基本問卷,就能得知房屋重建的正確資訊,例如分回坪數、車位、分配比例、負擔造價、日後價值等。總之, 你所想要知道的一切關於重建的事,在這裡,能夠「一鍵到位」。」他們接著說。
記者看著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雖然知道他們年輕,但短短交談十數分鐘之後,我開始相信他們或許真的會打造建築產業的未來。
「這是我們,一群由建築人、網路科技人、地政人及法律人所組成的團隊,想要做到的事」、「關於家的未來,並不難以想像」。他們七嘴八舌而又神采奕奕的講述著…。然後給了我「安居都更危老計算機」的連結,讓我直接體驗。
https://housefeel.pse.is/exclusivenews
「動動手,點擊一下上方的連結,輸入你想得知重建效益土地的地址或地號,安居會透過系統程式,自動運算出該土地重建的相關資訊,提供你得以初步參考的簡單報告;如需更具體深入的資訊,也可以透過線上表單來取得專人的諮詢服務!必要時,我們也很樂意派員前往,當面為使用者說明」。
在計算機上輸入自家的地址,不到10秒,重建效益分析的報告便產出,真的很快,而且感覺很微妙,在使用的當下,我彷彿對自己住了25年的家有更多的理解。
「系統運算讓重建分析變得簡單,網路科技則會讓建築產業變得透明。我們希望將一般人難以理解的重建計算變得簡便親民;同時,我們也期望將沉痾已久的建築產業加以治癒」。
「這就是我們,這就是安居」。
這群孩子,應該會成功吧。對,我期盼看到他們成功。看到優秀的年輕人在努力的做一些事,總是讓人感動。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