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暴雨之溪水暴漲警示訊息」上線服務

(圖/示意圖)
(圖/示意圖)

獨家報導 記者張祥鈺/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署(以下稱氣象署)與縣市政府攜手合作,今(113)年正式實施「山區暴雨之溪水暴漲警示訊息」服務,針對縣市政府選定之高風險溪流區(詳見附表),當山區發生暴雨時,發送手機災防告警訊息(PWS),示警溪水暴漲風險,強化水域活動之災防預警機制。
臺灣地形陡峭,河流湍急,常因山區「暴雨」(意即「短延時強降雨、瞬間大雨」),造成溪水暴漲,使民眾走避不及,發生被困於河床或遭湍急溪流沖走的意外,如110年虎豹潭及112年飛龍瀑布事件。為降低類似憾事發生,氣象署111年先於雙北地區3處試行,112年再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邀集縣市研商,依10縣市需求於19個溪流區擴大試辦山區暴雨之溪水暴漲災防告警服務。經過2年之成功試行,當溪流及其上游山區發生暴雨時,該署隨即發送PWS予該區民眾並通知所屬縣市,配合縣市政府之巡邏勤務或當地業者及志工溪流駐點,進行勸導及疏散在當地溪流活動之民眾。112年試辦期間共發布117次預警,其中有驗證資料共90場,7成比例伴隨溪水暴漲,逾6成比例具提前預警效能,預警時間平均達53分鐘。
透由中央與地方之合作測試並逐步完成應變流程建立,氣象署於今(113)年正式實施,並依縣市需求再新增5處點位,共計11縣市24個溪流區。該署每日定時發布溪流區天氣預報,方便民眾行前即可上網(該署官網生活-休閒旅遊預報專區)查詢天氣資訊,建議民眾在安排前往溪流活動前,先瞭解天氣變化及水域環境,注意安全。當該溪流區及其上游山區有可能或有暴雨發生時,氣象署將即時發布預警並發送PWS「山區暴雨之溪水暴漲警示訊息」至該溪流區,提醒民眾留意周圍溪流水位變化,避免於溪流及河床從事遊憩活動。
氣象署進一步說明,山區暴雨的監測及預警在氣象預報上極具挑戰,且造成溪水暴漲原因除降雨外,更與地貌、水文、水理等環境因素密切相關,降雨區與暴漲區發生在上下游不同地點,且降雨時間與暴漲時間也先後不同,須配合諸多不同領域的專業考量,方可提高預警效益。此外,山區的複雜地形與劇烈天氣的快速變化也會增加預報及預警訊息接收的難度,氣象署呼籲民眾於山區活動應隨時注意天氣及週遭環境的變化,在緊急狀況時,即時採取應變措施,維護自身安全。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