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展出「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探索40年間的建築演變

北美館展出「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探索40年間的建築演變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目前舉辦的「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吸引了廣泛的觀眾關注。該展覽專注於探索1949至1983年間臺灣建築的發展脈絡,揭示了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臺灣文化的變遷與時代樣貌。

北美館展出「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探索40年間的建築演變此次展覽匯集了兩百餘件作品、建築圖面、模型、檔案與影像紀錄,其中包括一些珍貴的特別復刻模型及設計家具。展覽分為六個子題,從不同角度展示了臺灣建築的多樣性和變遷。

其中,「美援」子題回溯了從1951年至1965年的美國經濟援助時期,介紹了引入美式系統式施工圖、預力混凝土等材料與技術的建築案例。而「中國復古」則探討了1950年代初期國民政府推動的復古風格建築,展出了仿中國天壇的攢尖式屋頂等作品。

展覽的「中國現代」部分介紹了王大閎等建築師的作品,展現了將東方文化精神融入現代建築的嘗試。而「在地現代」則聚焦於1950年代末期臺灣吸收歐美日的影響,呈現了豐富多樣的在地建築經驗。

此外,展覽還涵蓋了「非典型」和「新生活」等主題,介紹了國外建築師設計的建築作品,以及公共住宅和商場等建築在臺灣經濟發展和都市化過程中的角色。

展覽館長王俊傑表示,此次展覽不僅僅在於探討建築形式與建築史,更是從當代的角度回望追尋現代化的過程,探索主體性、現代生活想像及其對我們的影響。

展覽將持續至6月30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舉行。歡迎各界觀眾前來參觀,一同探索臺灣建築的精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