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市場 中國製造正取代德國製造

中國在歐盟進口商品中所佔份額持續上升。圖為福州展示會的中國製造2025展台。圖/中新社
中國在歐盟進口商品中所佔份額持續上升。圖為福州展示會的中國製造2025展台。圖/中新社

獨家報導 記者林齊萩/綜合報導

「德國製造」在歐盟市場的份額正遭「中國製造」蠶食鯨吞。一份研究指稱,在歐洲本土市場,德國企業正面臨著來自中國對手的競爭,尤其是在德國處於領先地位的先進工業產品領域,該研究也引起德媒的注意,德國《商報》將這一發現稱之為「尤具爆炸性」。

位於科隆的「德國經濟研究所」(IW)最新研究顯示,中國在歐盟進口商品中所佔份額持續上升,僅在2020至2022年兩年間,「中國製造」所佔份額就與前十年(2000至2010年)相當,尖端工業產品尤其明顯,而這些正是德國的強項。

令德國業者擔憂的是,如今來自中國的競爭不再是紡織品、口罩這些易於製造的產品,而是更複雜的機械、汽車等。IW分析,中國公司在歐盟國家進口中的份額大有斬獲,特別是在機器或汽車等尖端工業方面,而德國企業的份額則呈現下跌。

IW指出,2000年,歐盟進口的尖端工業產品中有2.5%來自中國,但到2022年,已上升到13%;同一時期,德國的份額從17.7%降至15.5%。IW稱,中國貨在歐洲市場的佔比上升,與德國貨份額的下跌正巧互為因果。這樣的發展,近年來越趨明顯。

其他機構分析也印證此趨勢,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近期的結論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正日益追趕甚至超越德國企業。

從2000年到2020年間,中國佔全球出口的份額增加超過11個百分點,達到15%左右,而德國的份額則停滯在8%上下。

IW研究報告的作者、外貿專家馬特斯(Jürgen Matthes)認為,德國企業能源成本的上漲是德國貨在歐洲市場落居下風的原因之一,幾年來,德國產業不斷面臨高電價的劣勢,在國際市場競爭力逐漸流失。

路透也指出,身為歐洲經濟強國的德國,5月陷入經濟衰退,隨俄烏戰爭延宕等影響,德國的主要出口商受到供應鏈困境、通貨膨脹和能源成本上升的衝擊。這些可能才是德國出口被中國超越的根本原因。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