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吉嶺產茶已有150年的歷史,每年皆生產上萬噸紅茶,因茶湯細緻、香氣綿密而聞名全球,其中又以春茶與夏茶的價值最高。茶樹品種共有五大類,根據產季和茶園的不同,喝起來的滋味也隨之改變。特殊的紅茶風味不只令人驚嘆,更顛覆大眾對全發酵茶的認知。
民視資深製作人周在台遠赴斯里蘭卡拍片,帶回了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的烏巴(UVA)紅茶,沖泡後儘管香氣高揚,但口感卻濃烈異常,顯然較適合老外加奶又加糖的紅茶喝法,而不太適合華人的「純喫茶」。我也取出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首的「祁門」紅茶回應,明顯的花香、果香以及迷人的韻味與口感,讓周君深感失落。
幾天後周君再帶來一位在印度大吉嶺深耕10年的朋友Kevin,他不僅跑遍當地88座莊園,至今也成了大吉嶺紅茶數一數二的專家與台商,要我感受同屬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的大吉嶺( Darjeeling )紅茶魅力,藉此扳回一城。
顛覆口感的大吉嶺春摘茶
在全球以發酵度及乾茶顏色分類的「六大茶類」中,紅茶(Black Tea)屬於全發酵茶,發酵度高達95%以上,有別於完全不發酵的綠茶(Green Tea)、微發酵的白茶(White Tea)與黃茶(Yellow Tea)、半發酵的青茶(Blue Tea,也就是烏龍茶),以及後發酵的黑茶(Dark Tea)。不過目前西方國家卻大多認為,只要符合ISO3720的標準即可認定為紅茶,發酵度多寡並未在檢驗之內。
因此Kevin帶來的大吉嶺春摘茶,發酵度僅在15~20%左右,乾茶色澤介於綠茶與白茶之間,品飲時口感則接近台灣高山烏龍茶或文山包種茶,強烈的山頭氣與原味飄香,毫無傳統紅茶的厚實甜醇,可說徹底顛覆國人對全發酵紅茶的概念。
看我一臉狐疑,Kevin趕緊取出了夏摘茶沖泡,85%上下的發酵度與國人印象中的紅茶十分接近,茶湯也從春茶的蜜黃帶綠變成了橙紅或豔紅。
Kevin這時才掏出名片,本名叫趙立忠,七年級生,在中國大陸稱為八○後的年輕創業家,與大吉嶺的結緣來自2005年。當時就讀元智大學企管系大二升大三的暑假,七個同學一起赴大吉嶺擔任「藏民自助中心」義工,初次品飲當地春摘茶的感動,讓他利用閒暇尋訪不同的莊園,發現不同天、地、人的環境,做出不同品味的茶品。返台繼續唸書後,也不忘經常遠赴大吉嶺各莊園尋找好茶,並跟幾位同好成立社團分享。
Kevin大學畢業後先在科技公司擔任產品工程師,仍念念不忘飛往大吉嶺尋訪好茶。初期只在部落格分享。2013年乾脆辭去工作,正式成立「茶帷公司」,從此待在大吉嶺的時間愈來愈多,最久曾長達半年。
依產季與茶園的不同 各有不同的滋味
大吉嶺紅茶的特色在於茶湯細緻,精油香氣高而綿密,目前以春茶與夏茶價值最高。春茶茶湯蜜黃帶綠,香氣以草香與花香為多。而夏茶茶湯橙紅至豔紅,香氣則以花香果香較為明顯。此外,大吉嶺紅茶的輕柔是由於咖啡因極少,氨基酸較多,濃度並非源自茶體,而是來自精油,因此品飲時香氣十足、分子細密而不覺得濃郁。
從台北到大吉嶺的路途有多遙遠?Kevin說最快的航程是從台北飛往香港轉機至印度加爾各答後,搭乘12小時的火車抵達西利古里,再換乘8小時的登山小火車前往大吉嶺。近年成立公司後,乘吉普車只需3小時即可抵達大吉嶺。
「大吉嶺」原為藏語,意指「雷聲轟隆作響的高地」,是一個位於印度東北與尼泊爾交界、喜瑪拉雅山高地的小鎮。當地種植紅茶的歷史超過150年,最初由英國人種植,從1866年的39個小茶園,年產量 21公噸,到現在總共88個莊園,分散於海拔1,800~2,100公尺的8個山谷,年產量達1萬多公噸的大茶區,卻僅佔印度產茶量的2%。
Kevin說大多數人總是讚賞大吉嶺紅茶有「高尚的麝香葡萄風味與特殊香氣」,其實大吉嶺茶依產季與茶園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滋味。從他由4座莊園帶來的春摘與夏摘等8款茶品,就能清晰辨識其中的差異,讓我大感驚奇。
以麗莎山谷莊園(Lisa Hill)春摘為例,明顯的柚皮與茉莉花香,加上隱約呈現的綠草香、豆夾香、乳香及果香等,層次非常豐富。綿密細潤的茶湯融合了果酸與鮮甜,彷彿霜後初春的鮮香柔潤毫不保留地注入,果然是歷經12年育種,第一次採收的珍稀處女摘。
Kevin說麗莎山谷位於人煙罕至的叢林陡坡,峭岩上運輸工具難及,物資均仰賴人力馱負,森林芬多精層層包圍,恰好適合富靈性的AV2品種生長,可說是極為珍貴稀有的春摘作品了。
大吉嶺的茶樹品種可分為5大類:來自中國的小葉種(China Bush)、阿薩姆大葉種(Asscm Bush)、China Hybrid與Assam Hybrid兩種混和雜交種,以及當地自行育成種Clonal Bush(共28種),注重香氣且質地輕柔,咖啡因相對較低。而AV2即為當地育成的最著名品種,天氣變化時特別嬌柔與脆弱,因此彌足珍貴。
Kevin解釋,由於海拔高,大吉嶺茶樹在嚴寒冬季彷彿進入冬眠狀態,生長停滯,春季成長也相對緩慢,採收新芽的第一季霜後春茶量低,因此輕發酵製成的紅茶帶有明顯的新鮮青葉風味,有些莊園則帶有青葡萄香味、花香或蜂蜜甜香。尤其是獨特的發酵室溫控與發酵技法,更成就茶性溫和、茶韻柔軟、茶湯帶甜的特殊滋味。
用專業與堅持打造品牌
接著沖泡的是夏摘茶,來自凱瑟頓(Castleton)莊園的「夜光白玉」,條型的乾茶在茶荷上,深紅與暗黑交錯的色澤接近台茶18號(紅玉)。開湯後透亮的豔紅明顯散發出蜂蜜與巧克力的輕盈香氣,以及在舌尖徐緩帶出的堅果、核桃、桂花、柑橘與焦糖等風味,口感清新,口腔內蜜甜、鮮甜與糖甜交錯舞動,甚是迷人。
Kevin說夜光白玉源於當地的傳說:少女在月圓之夜採摘豐碩飽滿的嫩芽而成就。尤其適逢今年極端夏季,使夜光白玉在蜂蜜與桂花中,更多了巧克力香。而沒有灌溉設備以及與自然共生的製程,更讓凱瑟頓莊園能像名滿天下的紅酒「勃根地葡萄園」那樣,堅持呈現當年自然天賜的風韻。
接著Kevin取出特爾莎(Turzum)莊園,以接近中國小葉品種的育成種「奇漾B157」所製作的夏摘茶,外觀接近武夷山小種紅茶。開湯後特殊的紅酒香與蜂蜜香瞬間洋溢整個室內,入口後還有淡淡的荔枝與玫瑰香如漣漪般擴散,口感極為細致。Kevin強調該品種在向陽的南面最能表現,產量稀少且貴如黃金,因此又稱為「黃金品種」,香型被喻為大吉嶺最重要的香氣。
由於接近中國小葉種,因此在我的要求下,再以特爾莎莊園的春摘來沖泡,剔透而潔淨無瑕的茶湯在玻璃茶海中蕩漾,果然是清香型烏龍茶的主體香氣,但多了一份植物香精油風味,而特別的草香與野薑花香也作了明顯區隔,淡出的花香與果香接近台灣高山茶,只是舌尖包覆粉嫩的蜜甜更為收斂與回甘罷了。
Kevin指出,目前大吉嶺紅茶以單一茶菁為主,由於全球市場不同,有平價茶也有高級茶。印度採茶工每日工資200盧比(約台幣100元),莊園依不同茶種來命名,在國際紅茶標準之下,以每一個茶區作分類,而每個茶區又有莊園差異的小分類,與葡萄酒大致相同。每個莊園就像一個小小的王國,而莊主儼然是歐洲中世紀的城主或國王一樣,轄有大批的茶農與製茶工,全部為世襲。
他剛去的前幾年,拜訪莊園大多沒人理會,但謙卑的態度與始終笑容滿面的熱情與毅力,加上每年鍥而不捨的專程拜訪,逐漸得到各莊主的熟悉與認同,茶葉也從原本來自茶商到直接跟莊主交易,所創立的「茶帷」品牌也普遍獲得愛茶人的肯定,目前在台北與新竹皆設有門市,七年級生Kevin果然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