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縈舊夢老北京 老舍茶館重現京城風華

老舍茶館最精彩處就是所有樓層階梯走道都頗為可觀。

獨家報導文:吳德亮 | 圖:吳德亮 提供

位於北京的老舍茶館,店名源自於作家老舍所寫的《茶館》,是中國第一家融合所有老北京傳統茶館形式的民俗文化茶館,靠著每碗二分錢的大碗茶起家,相較於在餐廳內部需氣質啜飲的蓋碗茶,大碗茶代表北京街頭巷弄間,最平易近人的庶民茶文化,也是老北人記憶中最道地的滋味。

開中國近代文學史,應該沒有一部話劇能像《茶館》這樣,一再被改編(電影或電視連續劇)、演出或解讀,且僅以三幕劇本淋漓盡致地貫穿清末、民初至國民黨在大陸潰敗前夕,三個大時代的興衰變遷吧?
名作家老舍於1957年完成的不朽名著《茶館》,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館為背景,將半世紀來中國社會各階層與不同政權的對立衝突,濃縮在茶館之中,被譽為中國現代戲劇最具張力的顛峰之作。

115705301
老舍茶館二樓的四合院茶館以老北京經典建築形式建造。

二十年後,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有人帶領二十多位返城青年自主創業,在前門箭樓旁搭蓋茶棚,賣兩分錢一碗的大碗茶,並在1988年正式創立當時北京第一家民俗文化茶館。
他,就是尹盛喜,延續「老舍」之名,以獨到超前的高度、睿智的判斷與執著的精神,一步一腳印地「振興古國茶文化,扶植民族藝術花」,將老舍筆下茶館的多元風貌具體呈現,隔著不同時空相互爭輝;集合了京味茶文化、戲曲文化、餐飲文化於一體,堪稱中國最大的多功能綜合性大型茶館。

以「老舍」為名 創設北京第一家民俗茶館

今年我受北京大學邀聘,擔任《中華茶通典》學術暨編撰委員,於五月中前往北京開會之餘,第一個想去的地方就是老舍茶館。由北京好友潘麗帶路,在獲得主人應允之下入內參訪拍攝,並與第二代掌門尹智君董事長相見歡,如多年不見的好友般聽她娓娓訴說茶館的歷史與願景。

老舍茶館的演出大廳是典型的古代書茶館或戲茶館形式風貌(老舍茶館提供)。
老舍茶館的演出大廳是典型的古代書茶館或戲茶館形式風貌(老舍茶館提供)。

幸運地遇上北京難得的好天氣,圓穹與大門在極簡的建築體滾滾扭動金碧輝煌的風華,悠雲與共的天空為門前的一對石獅子散發款款抒情。努力搜尋老舍筆下隱喻意象的同時,右方一個比水缸還大的白色瓷碗吸引了我的目光,飄搖的金黃色旗幟底下,一堆鄉親正忙著喝大碗茶或舉起手機猛拍照,畢竟在物價飛漲的今天,兩分錢的消費幾乎是「天方夜譚」。
尹董指著牆上的大幅紫銅浮雕說。老舍茶館當時就是靠這樣兩分錢一碗的大碗茶起家,為了飲水思源,也為了提醒員工牢記前人艱苦創業的精神,特別將創始人尹盛喜於1979年創立的「老二分」茶攤完整重現,而且賣的依然是老北京人最愛喝的香片「茉莉花茶」。

圓穹與大門在極簡建築體扭動金碧輝煌風華的老舍茶館。
圓穹與大門在極簡建築體扭動金碧輝煌風華的老舍茶館。

引進現代化管理 第二代將茶館推向國際

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南面,與北京古商業街大柵欄為鄰的老舍茶館,傳承至第二代的尹董沒有一般女強人咄咄逼人的霸氣,雍容大器之中卻顯現無比的智慧與堅毅。氣質出眾的她不僅繼續開拓舊有風華的魅力,更注入現代化經營管理,為傳統格局賦予新意,更將茶館不斷推向國際,讓人深深感受「老茶館、新風貌」的絕代風華。
目前營業面積共5,000多平方米(約1,650坪),融合了書茶館(演出大廳)、餐茶館(品珍樓食府)、清茶館(四合茶院)、大茶館(新京調茶餐坊)、野茶館(老二分大碗茶攤)、清音桌(戲迷樂京劇票房)等六大老北京傳統茶館形式於一體,加上藝苑(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出中心)、老舍茶莊以及「老北京傳統商業博物館」等,說是「民族文化精粹的展示視窗」,一點兒也不誇張。
頂著「北京城市名片」與「京味人文地標」的光環,老舍茶館至今已接待過至少80個國家的160多位外國元首政要,包括美國前總統布希、前國務卿季辛吉;俄羅斯前總理普里馬科夫、德國前總理柯爾,以及2005年4月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身份登陸的連戰夫婦。
可以說,踏進京味十足的老舍茶館,不僅可以坐下細細品茶,還可以品賞各類宮廷細點、北京傳統風味小吃以及京味佳餚茶宴等,每天都還能欣賞到一齣京劇、曲藝或雜技、魔術、變臉、皮影戲等傳統藝術演出,牽繫著老北京人的魂縈舊夢,也讓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感受京城最完整的茶文化。

老舍茶館最精彩處就是所有樓層階梯走道都頗為可觀。
老舍茶館最精彩處就是所有樓層階梯走道都頗為可觀。

融合老北京生活韻味 打造獨一無二的新京調

走進大門,中國風味十足的一尊「兔爺燈」赫然在目,尹董說兔爺是老北京城的守護神,而作為老舍茶館的「兔爺燈」,則是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稱為北京燈彩。
正門左側的「新京調」是集餐茶戲於一體的綜合性大茶館,古代小二裝扮的服務人員笑盈盈地招呼賓客,懷舊氣息濃厚,偌大的戲臺上白色布幕正上演著精彩的皮影戲。在簡約流暢的現代風格布局融入古典與民俗的諸多元素,彷彿正進入作家老舍《茶館》第一幕的場景:「這種大茶館現在已經不見了。在幾十年前,每城都起碼有一處。這裡賣茶,也賣簡單的點心與菜飯。玩鳥的人們,每天在遛夠了畫眉、黃鳥之後,要到這裡歇歇腿,喝喝茶,並使鳥兒表演歌唱。商議事情的,說媒拉纖的,也到這裡來。」

老舍茶館四合茶院重現北宋大才子蘇軾「小軒窗,正梳妝」的意境。
老舍茶館四合茶院重現北宋大才子蘇軾「小軒窗,正梳妝」的意境。

這不就是清末庶民與王公貴族的老北京生活百態,所凝聚呈現的豐富茶文化嗎?宮廷門扇造型的舞臺的背景,包廂、雅座到散台的獨特設計,讓茶館像座劇院般繽紛舞動了起來。加上周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五行八作,摔跤、中幡、京韻大鼓等泥塑,將老北京的市井生活,神龍活現地拉到每位賓客面前。
二樓的老北京傳統商業博物館,則以13家老北京商鋪微縮景觀──微妙微俏的「麵塑」(即台灣朋友熟悉的「捏麵人」),加上天花板上垂掛的「招幌」對映呈現。

老舍茶館保留了創始人尹盛喜於1979年創立的「老二分」茶攤。
老舍茶館保留了創始人尹盛喜於1979年創立的「老二分」茶攤。

所謂「招幌」就是老北京商業文化最明顯的圖騰,所謂「遠望招幌,近看牌匾」是也。由民俗專家王作楫指導、捏麵名家馮海瑞捏製的店鋪包括:酒館、茶葉鋪、茶館、筆鋪、藥店、煙兒鋪、綢緞莊、戲樓、樂器鋪、糕點鋪、剃頭棚等。剃頭棚即理髮店,還有大面布幡寫上「燈下剃頭,朝陽取耳」字樣,饒富趣味。

老舍茶館第二代掌門尹智君董事長雍容大器之中,顯現無比的智慧與堅毅。
老舍茶館第二代掌門尹智君董事長雍容大器之中,顯現無比的智慧與堅毅。

二樓的老舍茶館四合茶院,以老北京的經典建築形式四合院為原型建造的茶藝館,共有國粹、京韻、會客堂、舒心閣、小軒窗、酌茗閣、靜雅軒、茶禪一味等十座廂房與一座散台。以「國粹」為例,牆上即懸掛六具典型的京劇臉譜,品茶同時品味京劇藝術的「唱、念、做、打」,悠然自得,不亦快哉。
還記得北宋大才子蘇軾膾炙人口的名詞〈江城子〉嗎?對愛妻的思念在纏綿的文字之間表露無遺,而愛妻臨窗而坐、對鏡梳妝的場景「小軒窗,正梳妝」,令人嚮往卻又有些不捨,四合茶院內也特別以大型落地透明玻璃打造了相同意境的「小軒窗」,與心愛的人或好友置身其中品茶,格外令人珍惜彼此相知的美好時光,更讓許多「文青」熱淚盈眶。
除此之外,老舍茶館最精彩處,就是所有樓層階梯走道都頗為可觀,無論展示或販售的櫥窗,如京劇《貴妃醉酒》中貴妃的戲服,西北地區祭祀或節日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社火(射虎)臉譜,線條粗獷、紋樣稚拙、色彩濃烈,既簡練單純,又複雜細膩。以及又名「燈影子」的雕刻精細北京皮影、布袋木偶、北京絹人等。
三樓東廳的「品珍樓」則是融合了傳統飲食與中國茶道,集古今烹飪方法大成,延續皇家用膳禮制的大型茶餐與茶宴餐廳。皇家元素濃郁的建築設計與裝潢,包含藻井、龍柱以及超寬超高的中式門扇,一股腦兒全都融入現代氛圍之中,大紅與黃金飽滿的色彩更令人感受皇家宮廷的貴氣。
靜靜坐在茶館一隅,細細品味老北京的璀璨天地,舊時繁華與滄桑相互糾纏交織著,彷彿來自時間和空間交替的撞擊,錯落的樓層茶間戲台則在眼前層層化開。
老舍筆下的茶館是非不再,創辦近三十年的老舍茶館正以無比的風華繼續閃耀全球愛茶人的目光,離去時我頻頻回頭,在心底默默地說:「尹盛喜老先生、尹智君小姐,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