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老茶膏再現人間

攝影/吳德亮
攝影/吳德亮

吳德亮/兩岸知名茶文化大師

在三峽「金光明寺」看到陶藝名家翁國珍的作品「禪」,應是早年寺方所收藏,特別打電話向他致賀。未料彼端竟然傳來掩不住的興奮,原來他又收藏了幾餅遠從印緬邊境少數民族部落帶回的稀有圓餅陳年茶膏。連同他之前陸續收藏的百年「民間版」茶膏、陳期約90年的「民國版」茶膏、1943年左右的「抗戰版」茶膏、1950年的「解放版」茶膏等,可說涵蓋了近百年的各款歷史記憶,當下就決定到他關渡的工作室一探究竟。

攝影/吳德亮
攝影/吳德亮

所謂茶膏,就是將普洱茶熬成糊狀、濾去茶渣、蒸發水份,再將提煉出的茶汁注入模具壓制成型後烘乾而成。根據《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誌考記》記載,完成的茶膏則應具有「取起一團,拉長不黏手,色起淡褐色」的特色,而100斤上好茶葉才可以熬出20至25市斤的茶膏,可見已經完全濃縮了普洱茶的精華。

攝影/吳德亮
攝影/吳德亮

早在醫學不發達的清末民初,茶膏大多被當作治病的成藥使用,例如清朝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就提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姜湯發散,出汗即癒。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分噙口即癒」。只是在現代醫療發達以及成藥普及之後,「療效」功能大於「品飲」的茶膏才逐漸失傳。直到2004年2月,近代大思想家魯迅所珍藏的3公克清宮普洱茶膏,在廣州以每片一萬二人民幣的高價拍出,才喚醒許多普洱茶人的記憶。

攝影/吳德亮
攝影/吳德亮

其實茶膏的製作應可溯至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不過當時僅作為「品茶」的一種方式,並未涉及任何療效或養生用途。由於當時多採茶末焙成膏的「煮茶」作為品飲,唐朝貞觀15年(西元641年),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與吐番國王和親,入藏時文成公主所攜帶的茶葉,即為當時名滿天下的「嗈湖含膏」。

攝影/吳德亮
攝影/吳德亮

我想起多年前年在名攝影家莊靈家中,親眼欣賞觸摸了前「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嚴大師所留下,珍藏至今的一片與當年天價拍出的清宮茶膏完全一樣的珍品,黝黑的外觀堅硬無比,從表面的氧化程度、花紋的精致,以及泛黃的說明紙張來看,距今百年以上應無庸置疑。

興沖沖推開翁家位於五樓的公寓大門,果然除了大大小小的柴燒茶壺、茶倉、花器、雕塑等陶藝作品,茶膏也不在少數,林林總總或圓或方、外觀完整的十數餅加上已碎成大小不一殘塊的茶膏,早已排列整齊在茶桌上讓我大開眼界。儘管他苦笑說近幾年辛苦存下的陶燒所得全都花在其上了,但仍堅毅地表示「要將普洱瑰寶留在台灣」,並喜孜孜地逐一為我介紹:菩提樹葉包的「民間版」百年茶膏;荷葉包的「民國版」;牛皮紙包裝上有「1942年師帝洪參玖捌…」模糊字樣的則應為雲南省鳳慶縣魯史古鎮留下的「公務版」;以及1943年滇緬遠征軍留下的「抗戰版」、1950年的「解放版」等。

根據「抗戰版」的原收藏者、來自緬甸佤邦的〈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鍾會長告訴我:對日抗戰後期1942至1943年間,杜聿明奉命率領遠征軍赴緬配合英美聯軍追擊日軍,由於國軍極度缺乏醫藥物資,聽聞茶膏可以替代止血藥物還能提神,因此和孫立人將軍聯袂向雲南民間、茶商、中藥商等大量收購茶膏,以預備戰略物資分配各個作戰單位及野戰醫院,直至抗戰勝利,遠征軍徹回國內,許多茶膏因此流落當地,讓25年來長期在緬北工作的他無意中收得,但真實性無可考。

攝影/吳德亮
攝影/吳德亮

而據說中共建政之初,為支援入藏部隊需要,在1950年曾委託雲南省茶葉公司熬製3500斤的茶膏,其中省公司與下關茶廠分別1000斤、鳳慶縣順寧茶廠1500斤,總共製成42市擔。當時應有少量樣茶流入民間,每塊重約2公斤,直徑26公分,呈不規則圓形-姑且稱為「解放版」茶膏。此外還有重約3公斤,直徑約20公分左右,外觀與前述極為相似,但圖案明顯不同,且多了「農商部註冊」、「屢成工廠改良出品」等字樣,從商標與註冊單位來看,應係民國年間由民間茶廠所熬製,姑且以「民國版」稱之了。

拗不住我的要求,翁君取出方正外觀的民間版老茶膏,約莫1公斤重吧?深褐色的膏體表面還殘留菩提樹葉斑剝的包裝,散發悠悠歲月的深沈氣息。剝下少許置入玻璃壺中稍稍攪拌就全然溶解,紅濃明亮的湯色與瞬間釋放的厚實香氣,讓我忍不住抓住他的手作陶杯就輕啜入口,果然有濃郁的木質香加上淡淡的甜味溢滿整個口腔,入喉後且全身發熱直導丹田,讓我大感驚奇。不過無論外觀、色澤、包裝、風味等,與我過去所報導過的宮廷版、民國版、解放版等三種老茶膏都不太相同,推論應該有百年以上陳期吧?

燈光下最特別的是淨重約三公斤的圓形完整茶膏,與今日兩岸所有流存的老茶膏外觀全然迥異,正面還清楚可見竹箬(竹筍葉殼)的包裝殘跡。鍾會長說係友人在5800公里外的印緬邊境,海拔1800公尺的LAGA少數民族部落發現,他想方設法輾轉託人經緬北重鎮臘戍、中緬口岸瑞麗運至深圳再空運來台,讓彷彿收到絕世珍寶的翁君為此興奮了好幾天。對照明代許次紓《茶疏》所說「茶須築實,仍用厚箬填緊。甕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紙包之」。顯然早年在製作時即已考慮日後陳化的「過濾雜味、確保清純」,難怪落難異邦七十餘載悠悠歲月,依然能保存完好了。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