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文化出發,看待袁金塔畫中那近乎古代壁畫的神話圖騰?會感受到裝置藝術裡,對地球生態的憂患意識、對芸芸眾生的殷殷召喚?
袁金塔的創作是多變的。不僅是畫風,而是從媒材、內容到藝術表現手法,一路變下去。舉凡有可能創新求變的,都像頑童一樣,非得變出花樣。不過,本來就是藝術家的本質,畢卡索一生追尋的,就是愈畫愈像個孩子而已。
諸般創作形成的視野
在這多變的風格中,其作品所對應的觀者如果改變,從不同文化底蘊出發,來看袁金塔的諸般創作,有什麼奇妙的互動?形成什麼樣的觀看視野呢?
在2017年,袁金塔在法國地方文化中心舉辦展覽時,最讓人感到興味的,是這些法國小城的文化人,雖然大多未曾到過台灣,甚至是中國,但小城自有美術館、文化中心,舉辦過各種歐亞、非洲等的藝術展,視野非常開闊,文化底蘊深厚,當看到袁金塔的作品,那是什麼感覺?是看見「中華文化」?
或者從法國文化出發,看待袁金塔畫中那近乎古代壁畫的神話圖騰?或者,會感受到袁金塔裝置藝術裡,對地球生態的憂患意識、對芸芸眾生的殷殷召喚?
袁金塔法國巡展的策展人是法國藝術史學家、現任巴黎人類學博物館藝術總監柯孟德博士Christophe Comentale。展出地點分別在法國中部的Volvic市立博物館和法國南部Lodeve市立文化中心。
市長對台灣人文風貌高度關注
Volvict小城即是那著名的礦泉水所在地。雖然以礦泉水為核心產業,經濟頗為發達,當地人文風貌古老,街道錯落有緻,生態保護政策嚴謹,對文化更是重視。現任市長Mohand Hamoumou自小從阿爾及利亞移民法國,長住此地,面容與一般歐洲白人略有不同,自有一種英挺、風趣,謙謙有禮。對藝術的重視顯現在對待袁金塔的展覽上。從佈展開始,袁金塔為了籌劃裝置藝術材料,包括稻草與沙石等,提前去小城佈置,跑了許多地方買材料。當時已是秋天,再慢一點,農民的麥草都曬乾收好,就買不到了。
Mohand市長非常關心,幾度從市政府散步過來,探問材料備好了沒、佈展情況如何。而對袁金塔作品的觀賞,非常細緻。特別是有關中國古老神話的形象、佈置整個空間的裝置藝術,以及顯現在水墨畫中的台灣社會,人文風貌,都高度關注,一再詢問。
作為一種文化比較,展覽現場的觀察很有意思。一般而言,法國觀者對袁金塔作品中的社會批判、文化反諷,比較缺乏感覺。可能是對台灣的社會現實缺乏認識,以致於對袁金塔,意欲批判的內涵難以理解有關。反而是袁金塔畫中的山海經、茶經、生態裝置等,引起了饒有興味的討論。
環繞生態相關的主題
山海經裡有不少神話式的神怪、動物,在袁金塔的筆下,被誇張呈現,顯示一種膨脹的情慾、飢渴的眼神、荒涼的山野、原始的面容、神性的張揚等等,頗與歐洲所認知的東方山水、水墨風景有別,自是引起討論。而台灣廟會風景,那種熱烈的生命活力,也引起共鳴。有人忍不住發出感嘆說:「啊!台灣生活是這樣的。」
共同的話題,當然是環繞生態相關的主題。如以裝置藝術所呈現的生態破壞後的未世荒涼;以台灣的紙張作為材料,進行紙雕,多媒材呈現的本草綱目、茶經等。其內涵是中國傳統藥草文化,以及對現代文明的批判,特別是台灣的假藥、偽劣藥品等社會現象,再加上文字以中文為主,因而在理解上隔了兩三層,對法國觀者而言,確實有一些難度。但對袁金塔運用不同媒材、多媒體的複合運用,善變與創新,更感到驚訝讚嘆,討論再三。
山水不孤立於時代的存在
石守謙在討論中國山水畫歷史的時候,曾試著從觀眾的角度,去探討山水畫的演變。亦即山水畫不是孤立於時代的存在,而是和觀者的身份地位、社會的變遷、戰亂的流離、南方北方人文風貌的差異等,去觀察中國山水畫的演變史。總言之,觀者參與,不管是收藏或是文人間的討論,對山水畫風的演變,有很大的影響,以往都未被正視。於是以此角度來進行探討。
在法國觀看袁金塔的畫展,不免想到,法國人眼中的中國水墨畫,是一種什麼樣的「觀看的歷史」?從中國古代傳統山水畫,到現代的常玉、林風眠,再到趙無極、朱德群等,是一段演變的歷程,法國觀者的中國文化想像、關注的內涵、討論的焦點,是不是也交互的影響了後來的創作者,如趙無極、朱德群呢?這樣的影響,會不會也反過來影響,中國的當代藝術?這互動的過程如何發生?
而現在眼中的袁金塔,是一種什麼樣的面貌?是否帶來新的視野?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有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