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銘炤 柴燒藝術 東西發展與省思

以「器用」為主題,創作柴燒作品。

獨家報導文·圖:簡銘炤

十年前,歐美普遍的柴燒陶藝,以鹽釉為主,後來因污染問題,改以蘇打取代,後續發展也如同世界各國一般,因應經濟快速成長的產業需求概念,而停滯不前,加上利用科技發展上的便利,忽略和自然學習成長之重要性。

近十年來,許多西方柴燒陶藝作者,也受到東方柴燒陶藝文化影響,尤其受日本和中國為最多。如日本的穴窯(Anagama)、登窯(Nobolegama)及中國的龍窯(Dragons kiln)等,所以近幾年也慢慢出現天目釉、青瓷釉、志野釉和信樂伊賀燒;備前燒特性的作品。

但是普遍陶藝基礎教育,仍舊沿用產業製作概念教導,或者以雕塑方式教育,偏離了自然人文的柴燒陶瓷真義,以至於產生許多矛盾與技藝斷層,此處值得深思。

在鶯歌工作室介紹燒製完成的作品。

在東方國際柴燒陶藝發展上,也因為跟西方國家學術文化的交流增加,受到現代藝術影響,曾經出現許多年的矛盾期,加上亞洲國家以經濟為前提的政策,將文化與經濟的平衡點作出錯誤選擇,文化藝術教育亦然,而亞洲國家唯有日本,仍保存其文化薪傳的教育方針不變,進而感染鄰近其他國家對文化的重視,發展出各國柴燒陶瓷文化的特性。

事實上,日本在燒窯傳承技藝上,保存及研發較其他東方國家完善,教育理念和實作環環相扣,這也是為何吸引世界各國前往學習的原因。

另外,韓國及中國也保留許多傳承技藝,但因分工過細,導致技術斷層的出現。在多次的國際交流中,已提出討論,只能靜待後續發展。

臺灣柴燒發展,從日治時代到光復後,柴燒技藝延續日本登窯體系與中國龍窯體系,燒成方式仍停留於溫度與融溶階段,到近期因與國際間交流或者留學深造,吸收部份資訊及經驗,回國後,再自行研究,呈現各種不同風貌。

但遺憾的是,並無具體教育流程統合,因而在此提出:薪柴燒自然人文陶藝基礎教育概念與實作模式,供各界參考。

柴燒自然人文 陶藝基礎教育概念

向陶藝家示範解說柴燒過程。

陶瓷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文化,相較於世界各國陶瓷演進,也屬最完整。但是目前因應世界性科技之進步,陶瓷產業為達到產能速率,改變了以往合乎自然循環性的製作與燒成方式,雖然獲得較短時間較多,產量及普遍性流通,相對的也失去了人文性質,耗費自然平衡成本,在文化和經濟間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於是乎,產業和藝術有了糢糊地帶,尤其在經濟快速成長轉變的國家更應該審慎考慮發展引導的方向,避免有了經濟沒了文化傳承教育。

在傳統陶瓷文化演進中,有許多被簡化的理念及技術,漸漸地因速成而消失,如傳統柴燒就是一個最佳例子。

陶瓷技術中,它孕含了各類型陶瓷所能產生的精華與合乎大地自然之循環性,目前被誤認為污染環保備而不用,漸漸的出現技術斷層。

其實,相較於科技性之窯爐所產生的化學污染,柴燒反倒是利多於弊,並對環境自然循環性,有它的良性助益。

例如木柴燃燒後產生的氣體,為二氧化碳及碳素,是有助於植物行使光合作用,碳素飄落於地面後,有淨水功能和幫助植物平衡水中酸鹼值利於成長。土中水氣蒸發至天空,形成雲霧製造雨水等,為自然循環性的最佳例子,有別於電力能源、瓦斯煤油付出的自然損耗較為輕。

在操作上,因技術難度高,耗時費力,非執著於陶磁藝術創作之人所無法堅持的,在精神上是一種修煉,時時抱以與自然循環互動學習成長,可呈現作家內在涵養,也容易跟產業生產製作模式做一區隔。

重點在於人文需要教育與傳承,而經濟產業所求為時間及價量,縱使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兩者之間也考驗著當下從事陶瓷藝術的創作者。

薪柴燒是一種從原始傳統中,用心開發研究出來的新觀點,融入生活教育裡,對文化薪傳絕對是必經之路,非速成或跳階式教育,也非噱頭式表演,願身為從事教育者多加深思。

在臺灣舊有傳統柴燒技術教育裡,僅有溫度及灰溶點概念教育觀,而實際上其中已經簡化了許多過程。如一個窯體本身,既已包含高落差的燒成特性,但不被善加運用反倒將其捨棄,屬非常不智之舉。另外燒成落灰與柴炭掩蓋陰陽面、套匣砵釉燒等,皆是重要的延伸要訣,在以下各項中將實際解說分析其範疇。
柴燒是一種合乎大自然循環的燒成方法,怎麼說?因為柴燒是以自然的物料為燃料,比較於現代工業的燒成物料,如重油、瓦斯、電等所必須付出的環境污染代價低,並且木柴燃燒後所產生之黑煙為碳素,飄落至地面後有淨水的功能,這是一般較容易被忽略的。

其實天地造就大自然的力量,遠比人為塑造的力量來得更深不可測。在台灣,一般工作者對柴燒的認知,皆為陶藝中的一種燒成法,或傳統燒法,也因國內並無再花時間提昇燒成技術與專門研究的人力,以致於反而讓一門專精的學問降低了其重要性,導致面臨柴燒基礎技術的斷層,

其實,柴燒是所有的燒成法重要的根源,一個柴燒窯內燒成的作品,可能有高溫的青瓷灰釉、中溫的樂燒、低溫的燻燒的效果。涵蓋的層面之多,如何善用才是教育的目的,才能更進步的提昇基礎技術及作品本質。

柴燒的基本源由,是從能提昇溫度的窖窯形態衍生而來的,因窯的類型不同所燒成的效果亦不相同,台灣位處於亞熱帶,所以大致窯的類型,也因氣候和溫度及所需物品之條件,而較為需求穴窯式的燒成模式,也就一般較為人知的「蛇窯」。

在大陸,因土地面積較大,成品之需求量大,所建構窯的大小也比台灣大,稱之為「龍窯」,此乃東方文化的特殊性而來,而連房式的「登窯」大致於日據時代,所建構而延伸的較多。但據歷史考究,這也是由中國北方傳至高麗後,再流傳至日本。可是後續發展上,反倒是因日本將窯的功能性發揮到更高的階段,產生了許多適合人文用途的方式,發展出日本的區域性文化,也就是國際間為何如此多的陶藝工作者,前往日本學習柴燒的原因。

單一就原始性的柴窯燃燒火燄類型分類,可分為直燄式窯、橫燄式窯、半倒燄式窯倒燄式窯等類型,也因窯的類型不同燒成模式,效果也不盡相同,更何況柴燒的根本設定,要從作品呈現效果設定,再選擇窯的類型,所用的土燒法,溫度與燃燒時間等,其反應的效果也因此而異,目前國內製作燒製柴燒的認定,絕大部份是以溫度為準則,以致忽略了太多基礎的正確方式。

實作基礎教育概念模式

首先在柴燒燒製準備的第一步,須先了解窯的類型和火焰的型態,如燒製上釉作品或非不上釉作品窯,火焰型態上大致上可分為橫焰式、半倒焰式與倒焰式三種,其差距在於覆蓋作品的灰土面積,如橫焰式的窯覆蓋面積平均值為五比五,半倒焰式為七比三,倒焰式則為九比一(以窯頭作品為主),但也可藉由落灰溫域階段補充所需,或窯的高低調整。

因為柴燒的技術控制和計算是一種複雜的統計,主要取決於火焰為非單一性質狀態,火焰為什麼是非單一性質狀態,火焰以電及瓦斯兩種熱能作比較,電熱能取決於電流與電壓的控制鈕調整,較為均溫呈氧化性之熱上昇,而瓦斯則藉壓力鈕和瓦斯噴嘴進氣口的調整,而產生氧化與還原等效果,屬於固定控制式火焰也就是所謂的死火。

瓦斯窯與電窯之間的不同是,瓦斯窯多了煙囪也增加了窯壓和窯內氣氛的不穩定性,但大體操作上可掌控,可是柴燒的燃料一開始就是一個不可控制之燃料,如粗、中、細柴的火焰呈現面貌都不一樣,再者柴的密度、乾溼度、軟硬度對火的狀態都有不同的延續效果,又因為同一根木柴於燃燒後製作出的氣氛為先還原後氧化,所以是活的火焰狀態,這是進入柴燒的基本了解,所需作品效果應依窯體特性做選擇。
柴燒作品燒成效果約略區分為:落灰、火色、土味、氧化還原共存(或稱窯變).金屬彩光及上釉等。

落灰成釉為目前大部分作者的操作模式,效果上以木灰所含的鐵發色,能涵蓋之色系如:淡黃色、黃色、黃綠色、茉綠色、翠綠色、深綠色、棕色、藍灰色、灰黑色、黑色、白色等,釉面上可藉由燒成曲線高低,持溫達到流動結晶或乳濁失透性。

火色為柴燒中較難控制的,燒成色系由土黃色、金黃色、橘黃色、橘色、橘紅色、紅色、紅紫色、紫色、紫棕色、棕色、棕黑色、黑色等,構成原理為土中的含鐵量,及燒成時烘窯階段賦予的黑煙厚薄度,與還原燒成的時間長短,高溫停留時間長短、封窯溫度方式等條件,是火色變化影響的關鍵。

土味於製作前土調配及窯內死角運用,作品疊放密度控制等條件,藉由封窯氣分可產生白色、灰色、黑色、土黃色、橘黃色、橘色、磚紅色的差異。

氧化還原共存(或稱窯變,乃藉窯內作品預設燒成偏氧化或還原氣分,適時投予中粗度薪柴或木炭製造原,有色系加倍的效果。

金屬彩光呈現於含金屬發色較強區,乃藉由封窯時之大量黑煙所產生的效果。上述為產生各項效果變化的基礎條件,每階段都需要實際落實操作方可得。

上釉作品除釉面會因窯爐之類型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自然灰量反應,燒成落差溫反應外,封窯的大量黑煙也可產生金屬彩光。

目前國內也有創作者,藉由瓦斯窯操控燒成落差溫與高低溫停留法,及封窯的大量黑煙、燒製所謂藏色天目,另外志野釉也有以瓦斯電窯,燒出鬼志野與鼠志野等效果。上釉柴燒基礎上和落灰燒成法較為接近,唯有部分顏色設定差異,若與瓦斯窯或者電器窯光澤度相比較,潤度略微優勢自然變化度較高。

柴燒的基礎論調中為一土、二火、三窯技,相互間是密切的搭配,但仍舊以土之呈現作骨架,火的煉製為衣裳,窯技則是效果的修飾,土對燒成的影響及設定基礎在於,一、含鐵量所呈現的色澤,二、土的粗細度、質感、搭配灰的細膩度是土所要設定的主要條件。

接著窯內的技術操作,首要的是預設火路,再者作品變化設計和窯具的搭配來補充,令作品更符合設定的需求,最後是燒成效果設定等,這是整個柴燒過程的末段也是燒前重要的思慮點,所謂預設火路就是依窯內火焰流向,去調整胚體擺放位置高低及密度來阻絕或疏通火焰流向,達到所需窯內熱流動力及氣氛對作品之效應,舉凡預設火路的評估皆靠主控者的經驗累積,所以在火路設定上約佔整體過程百分之十的重要比例,接著作品變化設計的程序應將作品大小、高低、型態、類別做一明顯的區分,按照火路的設定位置分配作品作用性溫域及高低位置排列,然後即是作品放置角度如正放、橫放、斜放、倒放等三百六十度的放置方式和作品型體相互疊放、遮擋來產生線條或塊狀、點狀效果,接著選定各類輔助物料來修飾作品,能預設產生的溫域效果,如牡丹餅、稻草、稻殼、貝殼、火衝、木柴、木灰等協助窯內的缺點死角問題,使有缺憾的位置發揮最大的功能也間接提昇作品的品質。

燒窯前亦需將窯門的投柴孔、進氣孔做妥善的比例設定封門與柴整理如粗、中、細、軟、硬分類長短排列。(特別提及所用之物料皆為自然物,亦可循環於其他用處使用。)

接著進入最後的燒成效果,曲線設定如各燒成溫域效果時間編排進氣控制搭配灰火顏色預設,封窯氣氛掌控等都屬於窯技所涵蓋的範圍,任何一個步驟缺一不可,在柴燒的過程少一份耕耘即少一份收穫,是不可忽視的條件,因為上述種種也不過佔了全部流程百分之三十的過程,其餘分佈於土的百分之四十與火的百分之三十也都需要環環相扣。

柴燒是一種合乎自然循環燒成及表達作品精神層面的艱辛作為,也是產業和作者一個明顯的分界點,誠如日本已逝世備前燒的第一位人間國寶金重陶陽所說的土炎心一樣,土藉由火的燃燒磨練一位作陶人的心,而非人在駕馭自然,應是順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