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4月3日至4月6日是清明連假,這段期間許多民眾會前往掃墓,或是外出踏青。近期降雨再加上氣溫開始回升,蚊蟲活動逐漸活躍,疾管署提醒,連假期間民眾若計畫前往郊外掃墓祭祖、踏青或從事登山、露營活動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被蚊蟲附著叮咬而感染疾病。
小心3蟲媒傳染病風險 叮咬感染後有哪些症狀?
如果民眾接觸到易孳生蚊子、蜱蟲、恙蟲等蚊蟲的草叢環境,感染蟲媒傳染病(如:登革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恙蟲病)風險可能會因此增加。疾管署表示,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感染後可能會有發燒、頭痛、肌肉或骨頭痠痛等症狀,甚至有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
而「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主要是經由蜱蟲叮咬感染,患者發病後第一週多數會有發燒、血小板、白血球減少等情形,也可能會有噁心、嘔吐、腹瀉、頭痛、肌肉痛、淋巴腫大等症狀,並有出血的傾向;發病後第二週可能導致肝臟、腎臟等多重器官衰竭或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第三週多數患者走向復原病程,不過仍有少數重症患者可能死亡。
至於「恙蟲病」則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叮咬而感染,疾管署表示,恙蟎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身上,被叮咬感染後可能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發燒約一週後,皮膚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叮咬處通常會有無痛性焦痂,若未妥善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0%。
接觸草叢環境做好防護 離開後盡速沐浴更衣檢查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2025)年截至3月24日,國內已累積39例登革熱確定病例、9例恙蟲病確定病例。疾管署呼籲,民眾若有接觸到草叢環境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另外也應使用政府機關核可成分的防蚊藥劑。
在離開草叢環境後,最好儘速沐浴並更換全部衣物,同時檢查全身是否有蚊蟲附著或叮咬的痕跡,疾管署提醒,民眾若有疑似感染或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以利診斷及治療。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