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家應該都知道,自律神經分為兩種:「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有些人可能會用「緊張時的神經」和「放鬆時的神經」來記住它們。但這裡介紹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和這兩類神經系統略有不同。
一九九四年,史蒂芬.波吉斯博士(Stephen Porges, PhD)提出了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它與傳統神經理論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將自律神經系統視為交感神經與兩種副交感神經(實際上是迷走神經)所組成的系統。這兩種副交感神經分別為:
‧背側迷走神經複合體(dorsal vagal complex)
‧腹側迷走神經複合體(ventral vagal complex)
紅藍綠的神經角色 瞭解身體狀態如何影響心理感受
當我向病人解釋時,許多人都覺得難以理解,聽得一頭霧水。所以我用「紅、藍、綠」三種顏色分別代表三種自律神經;除了顏色,書中也會分別用「阿紅」「小藍」「綠綠」來稱呼它們,並加以形象化、擬人化。
我稱這種「用三種顏色來替代三種神經,藉以幫助我們了解身體狀態的語言」為「多重語」。
紅色(阿紅)是交感神經,是在我們「運動與活動」時發揮作用的神經。當阿紅強烈作用時,就是我們遇到危險、需要「戰或逃」的時候。它是負責「踩油門」的神經系統,當它處在活躍狀態時,也稱之為「主動狀態」。
藍色(小藍)是背側迷走神經複合體,是在「靜止與休息」時發揮作用的神經。當小藍強烈作用時,代表我們因為遇到危及生命的情況,而使身體有如當機般僵住。它是負責「踩煞車」的神經系統,當它處在活躍狀態時,也稱之為「被動狀態」。
綠色(綠綠)是腹側迷走神經複合體,是在我們「身處安全的環境、能感到安心」時發揮作用的神經,也是負責「調節」油門和煞車的神經。綠綠和小藍一樣,都是副交感神經的一員,所以同樣具有煞車的功能;但我們可以說,綠綠是比小藍「更平穩的煞車」;而相較於綠綠,小藍則可視為「緊急煞車」。
無關人類的意志與想法,這三種自律神經都會自動、自發、獨立地運作。
舉例來說,即使有人對你下令「現在讓心跳達到每分鐘一百二十下」或「讓收縮壓保持在一百四十,並在飢餓時讓肚子咕咕叫」,你應該也做不到吧?
不論是紅色、藍色或綠色,也都是對「某種刺激」所做出的「生理反應」。既然是生理反應,就和性格或人格無關。
煩惱的身體反應 阿紅與小藍如何主導我們的心理狀態
煩惱的三大主題是「人際關係」「健康」和「金錢」。那麼,我們該如何利用自律神經系統的「三色」概念來描述這些煩惱呢?
當我們「感到煩惱」時,多半處於以下狀態:因擔心或焦慮而坐立難安、無法停止尋找正確答案,並覺得亢奮和煩躁。若用多重語來描述,可說是「阿紅正在運作,因此精力旺盛」,也就是說,「覺得煩惱」並不代表內心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是「神經系統亢奮」。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能在煩惱時陷入另一類狀態:沮喪、悲傷、羞愧、提不起勁、不願與他人交談。若用多重語來描述,可說是「小藍正在運作,使得身體能量較低」。在這種情況下,「覺得煩惱」其實就是「神經系統能量較低」,而不是內心哪裡出了問題。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試著用這樣的觀點去思考:感到煩惱的時候,位居身體主控檯的,很可能是阿紅或小藍。當我們的身體—或說得更準確些—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由阿紅或小藍主導時,我們的心理也會相應地呈現不同狀態。
當紅藍交錯 掙扎狀態的神經機制解析
〈序章〉中,我們還介紹了「掙扎」的概念。舉例來說,「雖然很焦急,但不想採取行動」或「明明不想做,卻莫名覺得亢奮,靜不下來」,乍看之下似乎自相矛盾,但從自律神經系統的角度來看,如果阿紅與小藍同時發揮作用,就有可能導致這種狀態。
我最想傳達給大家的一句話,就是:「讓阿紅和小藍保持現在的樣子,並在生活中善用綠綠。」
我認為,「不必強行要求阿紅和小藍改變,而是先把身體狀態調整好,再來解決問題」是很重要的一項觀點。我從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獲得啟發,歸納出能調整身體狀態的方法;若用多重語來說明,就是「在解決自己的煩惱前,請以『設法讓綠綠來主導』為優先,並養成習慣」。
本文來源:《你的煩惱,身體有解:釋放壓力,驅散焦慮,了解多重迷走神經的第一本書》,究竟出版。
【延伸閱讀】
「拖延症」不一定與懶惰有關! 臨床心理師授5方法改善拖延問題
職場「黑羊效應」自救術!心理師授「5招」應對 快趁過年長假判斷自身情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2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