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口多顆深度蛀牙治療仍無改善 「1新選擇」成功恢復牙功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40歲的L先生,全口多顆深度齲齒(蛀牙),原在診所就醫,先以暫時填補物填補,仍感疼痛不已,故轉診至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牙科部門診。經診療後發現,L先生不僅齒質崩落且右下第一大臼齒因蛀牙過大過深、可能侵犯牙髓腔,因此採取「活髓治療(Vital Pulp Therapy)」。目前已過一年,L先生目前該牙神經活性正常、無異狀,牙齒日常功能恢復良好,已能盡情享受美食。

根管治療牙缺保護 時間久易咬裂

吳崇瑋醫師指出,以往病人牙齒有深度齲齒或外傷,導致牙髓暴露於口腔環境中,牙醫師為避免後續感染,通常建議病人進行「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掏神經。根管治療的目的,在於移除「牙髓內因細菌感染、發炎壞死的組織」,達到「移除感染源和清創」的效果,得以保存牙齒。但經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常因沒有神經,會失去對外界刺激的感知,後續常因再次齲齒、沒有及時處理而需拔除該牙;此外,有研究顯示,這類牙齒因失去血管供應而變得喪失水份,若未受正當保護容易咬裂。

活髓治療 治療深度齲齒新選擇

當恆牙有深度齲齒或外傷,導致「非常靠近牙髓組織」、或「已侵犯到牙髓腔使牙髓組織外露」時,在移除發炎的牙髓組織後,可施行「活髓治療」藉由特定醫材,達到幫助受創的牙髓恢復健康、促進牙本質生成、減少進行根管治療的目的,是用來保護和維持「牙髓活性與功能」的新解方。

成功率高達95% 這些因素仍是影響關鍵

吳崇瑋醫師表示,經國內外臨床研究,活髓治療成功率大約有80%到95%,經醫師專業判斷並與病人充分討論後展開治療,以顯微鏡輔助嚴謹的治療細節,是可行的治療選擇。

不過,病人的年齡、牙根發育情形與治療配合度、牙齒目前病況、蛀牙位置、牙髓腔大小、細菌感染程度、移除蛀牙後牙髓組織露出的範圍大小、剩餘牙髓的量、覆蓋於牙髓或根管上方的生物相容性材料類型、牙齒復形修復的材質與品質等因素,皆是影響此治療術式的成功關鍵。

【延伸閱讀】

小一到小六預防「蛀牙」 北市聯醫寒假免費塗氟

超級業務員蛀牙放著不管,竟誘發蜂窩性組織炎險沒命!  醫提醒「這1事」很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1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