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面對治療或康復時,病人需要在飲食、活動、生活作息等面向調整下很多工夫,像是攝取足夠的營養、進行體能與復健活動,以及改善生活作息,這些健康促進行為都對病人的恢復與健康至關重要。然而在疾病或治療後,會因為症狀不適或體力下降導致執行的門檻提高,病人可能常會感到挫折、動力不足,甚至對健康促進行為產生抗拒,進而影響治療與恢復的成效。
本篇文章將說明為何會有這樣的困難,並分享一個簡單的方法—5分鐘法則,來幫助治療與恢復中的病人提升動機,解決動力不足困擾,逐步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一、動機與行動的順序:先做再說!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會因為「想做」而去「行動」。例如,當感到飢餓時,我們會想吃東西,於是去找東西進食;當感覺疲累,我們會想要休息,進而躺下睡覺。但當面臨疾病的影響時,這種自發性的動機可能變得薄弱或消失,也可能因為疾病、症狀的影響,讓我們進行該行為的門檻變高,最後減少,甚至不做了。
如果這時候我們持續等待「想做」的感覺出現之後再開始行動,很有可能會一直等不到。此時行動不再是「先有動機,再行動」,而是必須「先行動,才會產生動機」。換句話說,在疾病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轉換想法,想著「先做再說」、「做一點點也很好」,會有助於我們執行健康促進行為。
二、5分鐘法則:小步驟達成大改變!
為了讓這種「先做,再感覺到想要做」的方式更容易實行,我們可以將目標分解成更小、更短的步驟,我們稱之為「5分鐘法則」。5分鐘法則的核心是將目標設定為能在5分鐘內完成的小單位行動,讓行動的門檻降低,變得容易啟動。
舉例來說,假如病人的最終目標是每天完成30分鐘的輕度運動,這對於體力低下或缺乏動機的病人來說可能過於困難,因而導致抗拒或逃避。然而,如果將這個目標拆分成5分鐘的步驟,目標變得相對簡單許多。例如,可以從5分鐘的散步開始,當病人完成後即便只是微微出汗、感覺到微小的成就感,也有助於提升之後進行更長時間運動的意願。
這樣的方式能讓行動的阻力減少,幫助病人體驗到「做到了」的正向回饋,進而逐步建立對於健康行為的信心與動機。
讓我們再看另外一個例子:
慢性病及癌症病人經常因疾病或治療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難以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候可以利用5分鐘法則,設定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例如,可以從喝一杯高蛋白飲料或吃幾口蔬菜湯開始,而不必馬上要求進食一整餐。這樣的方式減少了進食的壓力,且每次的小小成功有助於逐漸增加飲食量,幫助身體獲得必要的營養。
結語:堅持5分鐘法則,培養健康習慣
對於健康促進習慣的建立,我們無需追求一步到位的改變,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先做再說」、「做一點點也很好」,而5分鐘法則提供了一種更為具體、可行的方法。透過這種「先行動,再產生動機」的策略,病人可以在小步驟中逐漸累積信心,最終達成更大的健康目標。
(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0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