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特定益生菌,可望改善自閉症行為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腸道中的細菌,可能與人體內一些代謝和營養等功能有關係,例如食物的消化、吸收、醱酵、維他命的合成、能量的產生。許多傳統食品都含有益生菌,例如優酪乳是通過發酵牛奶和細菌培養物製成,有些發酵乳飲料富含多種細菌和酵母混合物。另外的發酵食品,如酸菜(含有乳酸菌的發酵捲心菜)、泡菜(一種韓國發酵蔬菜菜餚,通常包括捲心菜和蘿蔔)、味噌(一種日本調味料,由大豆與鹽和酒曲發酵而成)、豆豉(一種發酵大豆產品,質地堅硬)等食物都含有益生菌。

特有益生菌具口服免疫耐受性  有抗發炎效果

林口長庚兒童胃腸科醫師陳建彰說明,藥物益生菌經過配製,可提供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從而實現健康益處。它們可用於恢復腸道菌叢,抗生素治療後,重新平衡腸道微生物群,也可能透過支持腸道黏膜相關淋巴組織而增強免疫功能。但也要注意,菌株特異性效應,益生菌的健康益處通常針對特定的細菌或酵母菌株,以及品質與活力,益生菌產品的功效取決於微生物的活力及其儲存和食用的條件。

此外,有些醫學研究也發現,某些益生菌可能會產生足量的短鏈脂肪酸,而這些短鏈脂肪酸除了具有提供腸道上皮細胞所需的「能量」之外,也和益生菌共同參與了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之部分調節。近年來的醫學研究顯示,益生菌在腸道中可能有幫助口服免疫耐受性的正向角色,也被測試出有抗發炎的效果。

「輔助治療」和「預防醫學」 特定益生菌可緩解自閉症

陳建彰提到,益生菌在臨床疾病的應用極為廣泛,有其「輔助治療」和「預防醫學」的角色。目前就醫學文獻之報告,較被接受的臨床應用包括:成人及兒童期的急性腹瀉、抗生素所致之腹瀉、發炎性腸道疾病、腸躁症、便秘、乳糖耐受不良的輔助治療、新生兒壞死性腸炎的預防,甚至過敏性疾病的預防和輔助治療等。使用何種菌株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重點乃是使用適當及足夠的菌量數。

此外,益生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從而影響腸腦軸,對神經精神健康的影響包括:益生菌可以增強情緒調節神經遞質的產生,並減少與情緒和焦慮症,憂鬱症相關的炎症標誌物。研究顯示,一些益生菌,如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reve)和瑞士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在臨床前研究中發現與改善認知功能有關;某些益生菌可以緩解自閉症個體的胃腸道症狀並改善行為問題。

益生菌研究 有望改善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

陳建彰最後補充,益生菌有可能通過各種機制影響腸腦軸並影響神經精神疾病,雖然需要更大規模的隨機對照試驗來充分了解益生菌在神經精神疾病中的作用,但使用益生菌作為傳統治療方法的補充方式,有望改善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 第四十五卷第十期

【延伸閱讀】

益生菌不等於乳酸菌 益生菌的15個重要觀念

維持腸道平衡 專家研究:益生菌對8大病症具保健功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31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