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損增加失智風險!醫分析有4影響機制 「聽力X失智白皮書」盼提升認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林宗憲報導】聽損若未矯正,長期下來可能會增加失智症風險。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將每年9月21日訂為「國際失智症日」,19日台灣首份「聽力X失智白皮書」也正式發布。

為提高民眾防護意識,台灣聽力語言學會、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工研院、台灣失智症協會、台大醫院耳鼻喉部等,在2024台灣聽力與失智白皮書發布會上共同倡議「預防失智 從聽開始」,鼓勵民眾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聽力問題,並呼籲政府應將聽力篩檢納入失智症防治政策中。

聽損未矯正不只影響聽力 4影響機制增加失智風險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顯示,影響失智的成因中,聽力損失風險因素佔8.2%,排名第一。聽力損失與失智症風險有所關聯,台大醫院耳鼻喉部吳振吉醫師表示,目前看起來二者之間有以下4影響機制:

1. 聽損本身會影響中樞聽覺路徑、大腦聽覺皮質等。
2. 聽覺變差後,腦部其他區域必須代償性地彌補聽覺不足,因此增加其他大腦區域的認知負擔。
3. 聽力損失會讓人與外面環境隔絕,導致病人有些憂鬱、社交隔離的情形,也會加強失智退化。
4. 失智、聽損有共病的機制,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共病會讓聽損與失智症串聯在一起。

聽力X失智白皮書盼提升認知 籲防治政策納入聽篩

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台灣第一份「聽力X失智白皮書」也在近期正式發布,希望能提高國人對失智症的認識,並建議政府應將聽力篩檢納入失智症防治政策中,幫助早期發現、早期介入。

吳振吉醫師認為,白皮書發表後會讓民眾更重視聽損、重視失智,也更重視兩者之間的關聯,聽損不論在老年族群或一般族群,都是盛行率非常高的疾病,現在已發現聽損跟大腦功能有顯著關係,因此讓社會大眾更重視聽損及其相關疾病非常重要,未來也應更重視早期篩檢、介入,目前小朋友的聽力篩檢做得非常確實,不過年長者甚至是一般成年人也應更重視這部分,才能更早期介入、早期治療。

及早發現、介入聽損 選擇適合的改善方法降失智風險

目前聽損根據不同的成因及嚴重度,有不同的改善方法。吳振吉醫師說明,聽損的原因以退化最為常見,年輕族群常暴露在3C產品下也會加速退化,處置會根據聽損程度而有所不同,中度聽損可以考慮使用助聽器,但聽損非常嚴重就須考慮植入人工電子耳。

聽覺問題越早介入越好,吳振吉醫師認為,若聽力程度為30分貝左右,其實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及早使用助聽器,聽力程度如果為7、80分貝,助聽器使用沒那麼好的話,也可以考慮植入人工電子耳。

民眾若有聽力問題應盡早就醫評估,選擇適合的治療、矯正方法,降低未來失智的風險。吳振吉醫師表示,只要聽力能矯正到跟一般人差不多的程度,失智風險大概就能降低到跟一般人差不多,提醒民眾若注意到日常生活對話聽得沒那麼清楚、電視要開得很大聲、門鈴聲或汽車倒車聲音等聽不到,這都是聽損前兆要特別注意。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bottom: 56.25%; height: 0; overflow: hidden; max-width: 100%; }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iframe,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object,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embed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width: 100%; height: 100%; }

【延伸閱讀】

助聽器也有居家到府服務! 提升民眾配戴意願、填補聽力照護缺口

失智成因8%是聽損 研究:助聽器可減緩認知下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30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