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若民眾已有肌肉痠痛的困擾,食藥署提醒您,在用藥之前,可先這麼做:
1.冷敷:過度使用肌肉,造成肌肉發熱現象時,可冷敷患處15至20分鐘,減緩肌肉腫脹和發炎。
2.熱敷:當肌肉不是處於發炎與腫脹狀態,則可用舒適的溫度熱敷,改善血液循環,放鬆肌肉。建議使用溫熱的毛巾、暖暖包等方式熱敷,每次約10分鐘,若時間過久,可能導致血液循環惡化,造成反效果。
3.按摩:可幫助肌肉放鬆、改善血液循環進而緩解疼痛,運用手指或按摩棒輕柔地按摩,每次約10-15分鐘。
4.伸展:在不過度運動的情況下,簡單的伸展可幫助肌肉放鬆,減少痠痛。
5.多喝水:補充運動後所需的水分,可促進身體代謝。
6.補充營養與蛋白質:肌肉痠痛時,建議多攝取富含營養的雞蛋、糙米、肉、肝、鰻魚、綠色和黃色蔬菜、豆類和香蕉等,幫助緩解肌肉疼痛。
7.休息:充分休息可明顯改善肌肉痠痛,至於要休息多久再運動?建議視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先降低運動強度或先從其他部位的肌肉開始運動。
8.非處方藥的使用:當肌肉痠痛並非因為受傷或其他疾病、藥品造成,且痠痛已經影響日常生活時,可考慮使用非處方藥幫助緩解疼痛和發炎。
常見減緩肌肉痠痛的非處方藥
1.口服止痛劑(錠劑、膠囊、口服液劑、散劑…等)
⑴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或Paracetamol):常見的解熱鎮痛劑,主要用來退燒止痛,但此成分沒有抗發炎作用。使用時,依照建議劑量使用,因為此類藥物主要由肝臟代謝,若使用過量、肝臟功能異常,或有飲酒習慣的人,使用前請務必由醫師診治。
⑵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品(NSAIDs):具有解熱、鎮痛、抗發炎的功效,但可能出現胃腸道潰瘍、出血等副作用。因此,若有消化性潰瘍、正使用抗凝血劑、或併用其它會造成胃部不適的藥品患者,產生腸胃不適的機率較高,使用前請務必由醫師診治。
2.外用痠痛劑
多用於皮膚上,主要以塗抹、噴、貼來釋放藥效,但須注意不可大面積使用,以避免產生全身性不良反應;另外,痠痛貼布合理的使用量,成人一天是二至三片,一次使用一片,一片貼四至六小時就要取下,當皮膚有傷口或破損時不可使用,也不建議與口服止痛藥合併使用。
食藥署提醒,因肌肉痠痛使用非處方藥緩解時,應遵循用藥說明,避免過量使用或使用方式錯誤。如有任何疑問或異常,如肌肉痠痛症狀嚴重或持續時間過長,應尋求醫師與藥師的協助。
文章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92期。
【延伸閱讀】
腰酸背痛是肌肉痠痛?還是脊椎神經壓迫造成? 醫師教你區分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30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