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在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治療中,口服型抗精神病藥物是常見的選擇,但這種藥物需要每日服用1至4次,患者容易忘記或拒絕服藥,增加了復發和再住院的風險。相較之下,長效針劑型抗精神病藥物每2周到3個月施打一次,能有效避免患者不按時服藥的問題。然而,由於醫師及患者對長效針劑的了解不足,加上其價格較高,往往讓長效針劑被視為第二線用藥,且相關的大規模研究也相對較少。
思覺失調症治療新突破 長效針劑有效減少再住院風險
最近,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陳為堅特聘研究員所帶領的跨機構團隊,針對超過5萬名首次住院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進行了追蹤研究。他們發現,住院期間接受長效針劑治療的患者,比起僅使用口服藥物的患者,更能降低出院後再住院的風險,但如果出院後早期中斷用藥,反而會增加再住院的風險。這項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JAMA Network Open》。
這項研究指出,患者是否接受長效針劑並不是像臨床試驗一般採隨機分派,而是由主治醫師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做出的選擇。為了減少干擾因素,研究團隊考慮了患者的社會人口學特徵和臨床特徵,並使用了多種統計模型進行分析。研究中,「中斷用藥」指的是超過預定施打日1個月後未進行施打,而「早期」則指在出院後只施打過一次長效針劑。
結果顯示,與未接受長效針劑的患者相比,接受長效針劑且未早期中斷用藥的患者再住院風險降低了12-13%;而早期中斷用藥的患者再住院風險則提高了22-25%,這顯示了用藥依從性對患者健康的深遠影響。
健保新政策助力 長效針劑改變精神病治療格局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指出,自2022年起,健保總額新增了27億元專款專用於精神科長效針劑藥費,以提升國內精神病患者的醫療選擇並與國際接軌。根據國外研究,長效針劑不僅能降低用藥中斷率,還能減少疾病復發的機率,且降低了精神病患者在短期間反覆進出醫院的「旋轉門效應」。2023年,長效針劑專款的使用率達82.8%,相比2022年的61%有了顯著提升,顯示國內對長效針劑的需求增長。
這項研究強調了增加醫師與患者對長效針劑的了解。若能透過醫病共享決策,減少對長效針劑的抗拒,並避免出院後的早期中斷用藥,將有助於提高長效針劑預防再住院的效果,這對於首次住院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延伸閱讀】
2因素常使「思覺失調症」延誤就醫、中斷治療! 專家推1方法助穩定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5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