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病友別再受類固醇副作用所苦! 臨床治療建議、藥物選擇一次了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會將血小板視為外來物進行攻擊。治療方式一直以來都是以類固醇作為主要治療藥物,然而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陳功深提到,除了傳統藥物外,近年來其實還有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等新的藥物選擇。

目前,台灣核准上市使用的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共有2種,一種為口服劑型,另一種則為皮下注射劑型。陳醫師提到,這2種藥物的療效其實不分軒輊,不過適用的對象不太一樣,建議患者依個別需求選擇。

類固醇有「這些」副作用 新藥TPO-RA該如何選擇?

類固醇是ITP的第一線治療藥物,不過使用後可能會產生血糖升高、水腫、骨質疏鬆、月經紊亂、水牛肩、體態改變、皮膚變薄易瘀青等副作用。陳醫師提醒,如果類固醇等傳統藥物使用3個月仍未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血小板未達3萬/μL以上),或是產生許多副作用時,就應該考慮使用TPO-RA。

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有口服、皮下注射劑型,這2種藥物又該如何做選擇呢?陳醫師表示,有些人怕痛、不想打針可能就會選擇口服TPO-RA,但它必須每天服用,而且不可磨碎、剝半,必須整顆吞服,對於年長者、中風病人等有吞嚥困難,或是需透過鼻胃管餵藥的ITP患者就不適合使用。

另外,口服TPO-RA容易和食物產生交互作用,所以必須要空腹服用,以免影響療效。陳醫師提到,尤其礦物質(如:鈣、鐵等)更會影響到藥物吸收,而有些人會吃胃藥,藥裡通常都含有鈣、鋁、鎂等也會產生影響,這是口服TPO-RA使用上的麻煩點。

像年長者常有許多共病需要服用各種藥物、保健食品,或是上班族工作忙碌沒辦法空腹按時服藥者,在使用口服TPO-RA時可能就會感到有些困擾。陳醫師認為,若考慮到方便性,其實皮下注射型TPO-RA會比較方便。

考慮副作用及方便性 皮下注射劑型較無交互作用、肝損傷

皮下注射型TPO-RA就像打胰島素一樣是透過皮下注射,而且好處是只需1個禮拜打1次,陳醫師表示,病人可以學習自行施打,也可前往醫院、診所、衛生所由醫護人員協助施打確保療效,不過若不回原醫院施打則需自付約50元注射費,但是當病人在使用口服TPO-RA時感到不便或有副作用,亦或是無法空腹影響到口服療效時,宜考慮改用皮下注射型TPO-RA。

陳醫師提到,在診間有很多ITP病人從口服轉為皮下注射劑治療後效果改善的例子,之前也有院內護理師在COVID-19疫情時因為大量接觸漂白水產生血小板低下的情形,當時這名護理師血小板只有3-4千/μL而且全身瘀青,使用針劑型TPO-RA等藥物治療再加上疫情趨緩減少漂白水使用後,症狀就獲得好轉。

而除了方便性外,陳醫師指出,使用口服TPO-RA可能會產生肝毒性影響肝功能,必須定期做肝功能檢測,不過皮下注射型TPO-RA很少會造成肝方面的問題,像現在台灣還有B肝、C肝等病毒性肝炎盛行,如果ITP患者本身就有肝功能方面的問題,也會建議使用皮下注射型TPO-RA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持續與臨床醫師溝通,個別調整治療計畫

陳醫師強調,藥物並不是只有一種,現在ITP病人其實有很多種藥物可以選擇,在治療時若有副作用或遇到困擾時,千萬不要固守慢性處方箋一直服用相同藥物,尤其成人ITP患者約有90% 不會治癒需持續服藥,因此在藥物選擇上應特別謹慎,這時藥物副作用就是最需要考慮的重點。因此,醫師呼籲ITP病人應和臨床醫師討論,依個別情況調整治療方式,共同制定適合個體需求的治療計畫,以確保不僅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也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想到開工就憂鬱,甚至失眠! 精神科醫授「5秘笈」放鬆身心

嬤膀胱劇痛一度想輕生! 「間質性膀胱炎」免手術拋開疼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4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