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文/張金堅
雖然決定愛與幸福的大腦區域——腦邊緣系統的發展早於人類進化之前,現在研究發現,觸發幸福感的腦化學元素便會被釋放出來,當中包括:多巴胺(dopamine)、腦內啡(endorphin)、血清素(serotonin)和催產素(oxytocin),其功能如圖一。
每種化學元素的觸發事件都不一致,過去,大眾對前三者比較認識,不擬多加介紹。反而催產素與「愛與幸福」有關,又叫做「愛的荷爾蒙」,大家比較不熟悉,本文將詳細介紹到底催產素是什麼?能發揮什麼作用?藉此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與「愛與幸福」有關的荷爾蒙。
催產素是什麼?
催產素是由大腦下視丘旁的旁室核(paraventricular nuclei)的神經細胞所分泌,主要功能是使子宮收縮。過去研究已證實,此激素在懷孕婦女分娩時會大量釋放;不僅如此,近年來研究證實,在墜入愛情的情侶,也發現催產素有顯著增加,其他像是母子情感及愉悅的感覺等,也發現催產素的存在。
在最近的研究中,催產素被視為「愛的激素」,可以對抗孤單、害怕、增進與同伴間的關係,且與性行為有關。它在社會的連結、壓力的調節,以及人類心理健康上,都扮演著重要的地位。
催產素與社會連結
不管是在哺乳動物或非哺乳動物身上,由於催產素主要的生理作用,可以刺激尿液濃縮以及泌乳作用,讓催產素在人類早期的生活裡,像是媽媽與其子女的關係,以及新生兒在周遭環境適應是否安全,或是受到威脅的感覺,有著重要的角色。早期在動物實驗方面,催產素會影響媽媽的行為,以及他們與子女的連結,讓科學家研究催產素對於社會連結以及其他相關情感問題有興趣。
在人類方面也發現同樣的作用,例如:在產期前後高濃度的內源性催產素,對於母親與其子女的關係有正相關。另外,在父母親血液以及唾液中含高濃度的催產素,則與小孩的社會參與狀況、情感的同步方面,以及雙親與小孩間的溝通,都有正向的關係。
研究證實,人類早期的經驗也會影響成長後催產素的分泌。2009年Heim等的研究指出,在小時候有被虐待過的女性,長大之後,腦脊髓液中的催產素會比正常人來得少。其他研究也指出,催產素會廣泛影響到健康人類社會連結的一系列過程,像是增加團隊的信任感,或是增加臉部情緒的辨認。
催產素與壓力的調節
人在週遭環境中,多少都會遇到壓力,人體如何產生相對的回應是很重要的。在嚙齒類的實驗中,有很多研究結果顯示,遇到各種壓力刺激的時候,鼠類體內的催產素會增加。在人類的研究也顯示,女性遇到噪音干擾的刺激,或是人類遇到多種與心理相關的刺激後,身體血漿中的催產素也會增加;甚至有研究指出,哺乳的女性在面對壓力的刺激時,身體內催產素的數值會比沒哺乳的女性數值還要來得高。
人類在遇到壓力的時候產生催產素,會用來舒緩因壓力產生之一些不好之生理反應,像是會增加副交感神經對於心臟的影響以及減少身體內皮質醇(cortisol) 的濃度,影響這些的其中一個機制,推估與人體的杏仁核有關。雖然催產素在女性對於杏仁核影響的機制尚未完全瞭解,但至少在健康的女性,有研究指出,對於負向情緒壓力刺激,經鼻吸入的催產素會對杏仁核產生正向的活性反應。
催產素與心理健康
從一些臨床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造成精神方面的疾病常常跟壓力管理不好,以及跟社會認知的缺陷有關。所以,在概念上, 我們可以知道催產素對於精神方面疾病的治療,可能是一項有前瞻性及值得探討的議題。
雖然催產素對於精神疾病的討論以及研究結果尚未有定論,但還是有一些研究證實,催產素對於精神疾病的幫助,例如最近有研究指出,自閉症以及思覺失調症的病人,經鼻使用催產素數天到數週之後,症狀確實有明顯的改善。其他研究的疾病,像是邊緣人格異常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或是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等,但這些都需要經過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它們與催產素之間的關係。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顯示,催產素不僅是我們早期對於生產時子宮收縮的主要內分泌影響,研究陸續指出,催產素確實與人的一生過程中息息相關,包括生產後的乳汁分泌、幼兒時期與母親親密互動產生的影響、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對於社會互動之行為、行為認知及個體差異性辨認功能、情緒自我調節、成年後對於同伴或家人的親密及信任感的產生及維繫,性行為的反應及心理層面感覺,甚至於社交活動的參與及表現,都有密切的相關,如圖二。
視覺影響催產素分泌
行為科學上發現,人們看到別人痛苦會感到痛苦,中文稱為「同理能力」(empathic abilities)。交叉隨機分派(randomized, cross-over) 研究試驗顯示,當目擊他人受針刺痛苦時,觀察目擊者腦部神經胜肽催產素(neuropeptide oxytocin, OXT) 會有降低的情形;再者,以鼻噴劑給予目擊者後,其痛苦感會逐漸消失。
此結果顯示,神經胜肽催產素確實會透過眼睛視覺感應產生變化,如圖三。這種神經胜肽催產素在人和狗之間也確實存在,比較人與狗互動行為的前後,研究者發現,人與狗身上催產素濃度都有增加的趨勢,並且如同母親與嬰兒之間,有著正向回饋循環機制。
人與狗互動試驗影響催產素分泌
Nagasawa等科學家們觀察了30名狗主人(24 女;6 男)以及他們的狗(5 雌;15 雄)之間的互動前後,狗與人尿液中催產素的濃度變化關係。一開始,他們發現人類與狗之間關係良好者,「凝視」的時間就越長;進而發現藉由凝視,不但人尿液裡的催產素濃度增加,狗尿液裡的催產素濃度也會增加。相同的實驗運用在狼身上,卻不見相同的效果,即使是那些由人們從小就養育到大的狼也是一樣。
從人與狗的凝視與催產素之間的正向回饋循環機制發現,讓不同物種間的連結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如果這種機制經過時間的驗證,的確證實有它的存在,那種關係或許可以運用在人類的健康促進與相關治療。例如運用在自閉(autism) 或是創傷後壓力症的病人身上;在最近的實驗中,已運用催產素當作自閉症或是創傷後壓力症病人的治療方法,未來很有可能把此機制運用在更多人身上。
寵物治療與催產素對自閉症之探討
由於眼睛的凝視與社會行為的相關,也是科學家運用在自閉症病患的研究方法之一。自閉症的病患比起一般人,花費比較少的時間凝視對方的眼睛,反而花較多的時間在嘴唇的區域上。2015 年Auyeung 等學者利用單一次催產素鼻噴劑方式,進行雙盲隨機分派試驗研究,納入32名自閉症及34名非自閉症皆男性者進入試驗,研究結果顯示,於兩者凝視眼睛的時間皆增高,且於原凝視眼睛較低時間的自閉症者,介入後更顯著提高眼睛凝視時間。
近幾年寵物治療(pet therapy)廣泛被討論並應用於精神方面疾病的輔助治療,且研究學者陸續以量性及質性研究進行證明。2014年O’ Haire等人於澳洲Brisbane針對5~12歲自閉症兒童班級,進行動物輔助介入治療(animal-assisted intervention, AAI,一般包括animal-assisted activities, AAA或稱animal-assisted therapy, AAT),於15個學校、41個班級,共計64名自閉症學童參與。
執行為期8週16節,每節20分鐘於班級中進行與動物共處玩樂之介入,並以介入前後研究設計進行評估,並同時以班級老師及父母親為觀察者。結果發現,AAA介入後,顯著增進學童社會交流行為及技巧,也降低社會挫折放棄感,且大部份母親表示,學童更喜歡到學校上課,因此,該研究顯示寵物對於自閉症治療有顯著相關。
根據我們上述催產素治療與養寵物介入研究,可以預期兩者間的關聯性,極可能透過養寵物互動過程中產生催產素分泌,進而改善自閉症相關症狀。因此,未來我們預期可進一步於寵物飼養互動研究中,測量自閉症兒童之催產素濃度,以進一步瞭解生物機制與行為正向回饋機制之關係。
催產素對於成癮症治療的可行性
當我們瞭解催產激素對於人體的影響後,可以想像它的功能確實與部份成癮症藥物所產生的影響非常類似,例如最近流行俗稱的「搖頭丸」(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 MDMA 亞甲二氧甲基苯丙胺),它的作用會刺激腦部並分泌血清素(serotonin)使人感到與人更容易親近,提高社交親和力,感覺被愛或被重視的親密感,總之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
所以,催產素所產生的反應與服用成癮藥物的情況相似,而成癮症戒斷過程中會產生許多藥物戒斷症候群(drug withdrawal syndrome)而降低戒斷成功率,因此,陸續有學者提出催產素或許可應用於戒斷成癮之輔助藥物,進而可以達成戒除藥物成癮。Carson等人利用老鼠進行動物試驗,用於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成癮症的老鼠,則可以有效降低安非他命所導致的副作用,尤其用於急性安非他命戒除時所產生的副作用,因此,預期未來可應用於戒除藥物成癮症之輔助治療。
結語
誠如上述,與催產素相關的情緒和感受,是親密感、信任感和歸屬感。當我們被喜歡的人撫摸,與他人產生了很深的情感上的連結,或者感覺到被關愛、被信任的時候,大腦都會分泌催產素。
當大腦裡催產素較多時,我們會有很強的同理心,也會很容易信任他人,表現出十分友好的行為。此外。催產素在社會連結過程、壓力調節以及最近對於精神方面疾病的治療,可能是個重要的關鍵。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催產素對於每個人並不是都表現單一獨特的好處,催產素的表現會與個人因素以及遇到問題的狀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但它的確是值得探討以及深入研究的議題。
藉由狗與人之間凝視的催產素回饋機制讓我們可認知到,狗對於人類生活的確會影響到人體催產素的多寡,所以藉由這個機制,就可以利用狗與人的生活互動並互相凝視,產生精神方面疾病的治療效果。當然,更多的研究必須去證實催產素與這些疾病的關係,並且考慮個人因素以及不同的狀況,對於他們之間的影響。這種跨物種間的凝視與催產素正向的回饋機制,無疑是一項重要的發現,而且是未來生物科學研究發展的里程碑。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8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