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受損難復原、恐癱瘓! 頸椎脊髓病變不可輕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40歲的馬先生是一名馬拉松跑者,前陣子感到肩頸痠痛,起初靠按摩有所舒緩,但「最近發現左腿緊緊的、左手也感覺麻麻的,跑步的成績也開始下滑……。」小腿痙攣影響跑步,走路也不順暢,下樓梯都快跌倒,症狀甚至蔓延到雙腿。宏恩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恩能診斷為「頸椎脊髓病變」,脊髓神經被嚴重壓迫致水腫,藉由神經減壓手術,置換2個人工椎間盤,馬先生才免於「神經線死掉」後患,如今又能奔馳於跑道。

頸椎病最嚴重類型 出現痛麻、排便障礙

「頸椎脊髓病變」是頸椎病中最嚴重的類型,是由於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退化、因不當外力、交通事故或跌倒時,造成的頸椎骨折或擠壓性損傷,壓迫脊髓或脊髓的血管,進而導致脊髓損傷的頸椎病變。

人體的頸椎有7節脊椎骨,脊椎骨內有脊髓神經,負責將腦部的訊息傳遞給四肢、軀幹,因此當脊髓出現問題時,就會影響到全身。如果頸椎因退化而出現骨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就會影響到神經的傳遞,進而出現各種症狀。

當頸椎脊髓病變受到壓迫的部位與程度不同,症狀會有所差異,可能會有頭痛、頭暈、四肢發麻無力、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症狀:頸部可能會有輕度的不適或是劇烈的疼痛,影響到傳遞至上肢的神經信號,此時一側或兩側肢體會出現麻木或乏力感,受損的脊髓可能會影響到四肢的運動能力與協調性,也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功能損傷、進而造成排便、排尿及性功能障礙;太過嚴重,甚至會造成癱瘓。

頭痛

頭暈

頸部疼痛

四肢發麻無力

自律神經功能損傷

大小便功能

性功能障礙

癱瘓

脊髓水腫難痊癒 空洞恐致「神經線死掉」

由於馬先生正值壯年,平日有運動習慣、不菸不酒,加上前幾年做健康檢查,結果都很好,沒有致病因子。先排除中風或腦部病變可能,再經由一系列全脊柱健康檢查,從頸椎、胸椎、腰椎、薦尾椎完整地拍了一組片子,果然發現馬先生的脊髓受到壓迫產生水腫!脊髓第4、5節明顯凹陷,變成香腸狀,往下5、6節受壓迫程度更嚴重,原本周邊的白色緩衝腦脊髓液都不見了。而且脊髓神經被嚴重壓迫,宛如一線天「繃很緊」,恐出現四肢癱瘓。

林恩能指出,以馬先生的情況來判斷,肯定會有後遺症,即使醫療上再做其他處置,這些症狀一直都會存在,因為神經已經遭受不可逆的損傷。而且人體的脊髓原本是實心的,若脊髓水腫的狀況拖延不處理,久而久之會變成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就表示脊髓裡面的神經線「死掉了」。

手術置換人工椎間盤 拉松跑者逆轉勝 

醫病討論後,決定盡早做「神經減壓手術」,從前位進行,置換2個活動的人工椎間盤。開完刀至今5年多,馬先生恢復良好,複診時說:「林醫師,現在只剩下左手還有一點麻麻的,但幾乎感受不到了,腳已經恢復到以前的狀態!」終於可以回歸馬拉松賽道了。

造成頸椎脊髓病變的因素很多,林恩能表示,民眾在看病上常常會繞圈子,或受到各種聲音的影響,醫師診斷宛如柯南辦案,「病因確認了,方向才能正確,減少讓病人走冤枉路的機會。」希望病人平時多多聆聽關懷自己的身體與其傳遞出來的訊息,在需要治療時能提供醫師良好的資訊做為參考,有助提高醫病雙贏的可能性。

為什麼不早點動手術? 及早治療別後悔

而且,馬先生的案例很幸運,因為每個人的體況不同,如果病人術前腳的力量(肌力)已經開始下降,預期恢復的狀況就不盡理想。大多數的患者如果神經壓迫的時間不是太久,開完刀輔以術後正確且積極的復健或者運動,狀況可以回到術前的90%以上;但若病程長,拖延超過1年才治療,或是病人的體況較差,包括有慢性病或本身脊椎神經比較脆弱、年紀大、或是有骨質疏鬆、術後營養補充或休息不足、抽菸習慣等情形,皆會影響到神經恢復。

從醫療的定義來看,若是壓迫程度只有20-30%,可以選擇「和平共存」,密切觀察;但若神經壓迫程度若大於50%,就很難靠自體來恢復。林恩能表示,大部分的病人都等到很嚴重的時候才願意處理。然而,等到神經壓迫太嚴重,神經早已有了永久性損傷,即使做進階治療,效果一定會較差,不少患者後悔「為什麼不早一點動手術?」呼籲大家能找到適合自己專業的治療,早日康復,不要再有憾事發生。

【延伸閱讀】

背痛動不了! 台美研究新型水泥有效治療「壓迫性脊椎骨折」

痛到無法走路?一招緩解中樞神經引起的慢性疼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3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