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腦中風五關鍵】血壓控制不能只靠藥 醫師授三大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季節變換、寒流襲來時,政府單位都會宣傳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風險,警惕民眾,雙和醫院醫務部主任陳龍提到,事實上,夏天中風的人其實不比冬天少。因為天氣熱、民眾普遍水分攝取不足,反而容易導致血液濃稠、流動緩慢、容易凝固,同時水分太少也會造成心跳加速、血壓飆高、血糖濃度上升,造成動脈硬化,容易中風。陳龍醫師提到,「等到口渴再喝水就太晚了。」

腦中風死亡率下降、發生率未減少 主因:高血壓

腦中風曾高居十大死因第一名,雖現在已下降到第四位,但發生率卻沒有減少,陳龍醫師指出,主因出在高血壓。由於高血壓沒有症狀,較難發現,甚至有些病人到中風時才知道自己高血壓;也有民眾是不願意面對,更多是自覺血壓改善而擅自停藥的,非常具有風險。

血壓長期過高傷害血管 脆化、失去彈性易中風

為什麼高血壓與腦中風息息相關?台北榮總神經內科紀乃方醫師表示,如果血壓長期超標,血管會容易老化,如同機器長時間超負荷運轉,零件也會容易老化。正常血壓應小於120/80 mmHg,超過140/90 mmHg就是高血壓。血壓超標太久,血管會越來越脆弱,如果破裂就變成出血性腦中風;血管管壁也會逐漸硬化,如粥狀動脈硬化,使血管越來越窄,最終導致阻塞,便為缺血性腦中風。

陳龍醫師補充,高血壓對血管傷害很大,除了血管彈性變差,還會造成慢性發炎,久了會導致血脂升高、胰島素阻抗,三高為一體,都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根據國健署調查,18歲以上的人有26.8%患高血壓 ,且隨年齡上升比例增加。紀乃方醫師提醒,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與一般人認為的頭暈、脖子緊不同,臨床上常見血壓高到170-180mmHg也無感,超過200mmHg可能才會開始影響器官功能,但基本上日積月累、長期未控制才會出問題。

血壓量測原則722 七天連續數字才有參考價值

誰應該量測血壓?陳龍醫師表示,「只要有家族史的人都應該量血壓」,紀乃方醫師提醒民眾定期健檢,30歲以上應留意自身狀況,如果看到檢查數字偏高(130/80mmHg),也可能屬於前期高血壓,就要定期722原則測量,一兩次的數值不能作為判斷,需要七天的平均數值及趨勢才能判斷。

陳龍醫師說明,722原則指的是,連續七天、一天量兩次、早晚各量兩次,這樣的數值才有參考價值。且在家測量也能避免白袍高血壓,因有些民眾到醫院容易緊張,測量數字會偏高。

控制血壓三大重點:藥物、運動、飲食

高血壓治療有三大重點:穩定服藥、生活型態、飲食控制。陳龍醫師表示,現在的藥物都是長效型,一兩次不吃都不會有影響,縱使停藥,短時間內也不會立刻血壓飆高,常讓病人鬆懈。他也提醒,即使穩定用藥的人,三高機率也會比別人高,建議半年追蹤一次腎功能。

紀乃方醫師表示,單種藥物通常只能降10mmHg 左右,其實很多人需服用多種藥物才能控制在標準之下。血壓高絕大因素與老化、退化有關,因此無法根治,只能控制,且隨著老化,藥物必須定期調整劑量與種類。

且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飲食控制及運動也非常重要。紀乃方醫師提醒,只有用藥但沒有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效果容易打折,尤其曾中風過的高血壓患者,或曾有心肌梗塞等血管疾病者,控制目標就必須更嚴格,如收縮壓130 mmHg以下。

陳龍醫師也建議,曾中風過的人,一年需要照一次頸動脈超音波, 飲食不要太鹹,更要戒酒、戒菸、每天五蔬果,最好能一週運動三天、每次30分鐘,可以讓身體更健康。

民眾想知道更多資訊,可以到腦中風學會網站(https://www.stroke.org.tw/GoWeb2/include/index.php?Page=8-2),或上國民健康署等官方網站查詢,諮詢較為正確,若有進一步需求,也可就醫諮詢相關科別醫師。

【延伸閱讀】

【不中風、這樣做】血糖控制不佳小心腦中風!糖尿病、中風患者該如何控制血糖?

【不中風、這樣做】保健食品可以通血路防中風? 醫師告訴你遠離中風飲食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1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