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男子患「腰椎狹窄症」手術怕傷神經 1治療法降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72歲的戴先生深受背痛和腳麻的困擾多年,最近甚至連走路都開始受到影響,經核磁共振查明病因來自於腰椎有三節段發生脊椎狹窄,造成神經的壓迫。最後與醫師詳細討論,決定以「脊椎雙通道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來改善病況,目前也恢復良好。

「脊椎狹窄症」好發逾60歲民眾  「間歇性跛行」為典型症狀

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李威佑說明,人體的脊椎由數個脊椎骨與軟組織組成,而在脊椎的正中心有脊髓和神經根通過,當人體結構隨著年齡而退化,逐漸產生脊椎椎間盤高度減少、脊椎骨產生骨刺、軟組織出現增生肥厚等現象,造成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就是所謂的「脊椎狹窄症」,尤其好發於第4、5節腰椎之間的椎管狹窄,且最容易找上超過60歲的民眾。

至於常見的症狀,有背痛、臀部位置的轉移痛、下肢疼痛麻木或無力等症狀。李威佑醫師補充,另一個典型的症狀為「間歇性跛行」,意即患者僅是走一小段路便出現疼痛,但在休息過後又會改善。此外,平時站直或是背部後仰等動作,皆可能引發上述症狀,惟背部微彎或坐姿可得到緩解。他提到,輕度的脊椎狹窄症可以透過休息、藥物,或是物理治療得到緩解;當神經症狀惡化且保守治療無效時,則須考慮手術治療。

傳統手術將神經做足夠的減壓 但恐有傷害神經風險 

李威佑表示,因為狹窄的位置多達三節,醫師通常會建議做神經減壓合併腰椎融合手術,以預防減壓術後產生的脊椎不穩定;脊椎狹窄症手術的核心原則是「將神經做足夠的減壓」,藉由移除部分椎板、骨刺,以及增厚的黃韌帶,來解除神經的壓迫。過去傳統手術因對骨性結構和軟組織的破壞較大,術後可能發生腰椎不穩定的情形,故減壓手術往往會合併腰椎融合手術一起進行。腰椎融合手術需要在體內置入內固定器,過程就有傷及神經的風險性存在,且術後還可能面臨腰椎活動度降低、椎體融合失敗、內固定鬆脫或鄰近節退化等問題。

「脊椎雙通道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 精準、降低神經受傷風險

李威佑強調,「脊椎雙通道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透過內視鏡影像系統,提供清楚的手術視野,能精準地針對神經壓迫處做減壓,大幅降低神經受傷的風險,且不需要在體內置入內固定器,便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腰椎穩定度。微創手術不僅更精準,神經受傷風險亦更低。不只大大減少患者的術後疼痛,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超高齡社會將來臨! 台灣準備好了嗎?未來政策如何因應?衛福部說明

粉領族經血增大急送醫 竟因吃太多麻油雞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97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