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許多年長者會因膝蓋問題,而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不過術後仍要留意感染風險,千萬不可大意。81歲的江伯伯,1年前接受右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但幾個月後卻覺得右膝關節腫痛,被診斷罹患膝蓋蜂窩性組織炎,吃了3個月的抗生素,但關節紅腫仍持續甚至越來越痛,常常坐立難安、走路時劇痛如刀割。
後來江伯伯轉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人工關節科林宗立醫師門診,經醫師診斷為人工膝關節受到細菌感染,建議接受手術。在10月接受完第一階段手術,移除人工關節並置入中醫大附醫開發的「3D列印活動型骨水泥」後,江伯伯可用輔助器下床行走,膝關節活動度良好,傷口紅腫也消退。
「這些」都是人工關節感染症狀 應盡早就醫、治療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平均約有1萬5千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年齡分布於60-70歲。林宗立醫師表示,人工膝關節置換是老年人普遍且成熟的手術,成功率極高,但偶爾還是會有術後感染的可能性,發生率約1%。
若有膝關節疼痛、傷口紅腫、竇道化膿、蜂窩性組織炎久病不癒等症狀,就有可能是術後人工膝關節感染。林宗立醫師提到,若延遲正確治療,可能會需要反覆手術、拔除人工關節,嚴重者還有可能會導致關節功能永久喪失。
如果有像江伯伯這樣蜂窩性組織炎,但一直吃抗生素治療都不會好的情形就應及早就醫由醫師評估、治療。
人工膝關節感染如何治療? 醫師說明2階段手術
目前,慢性人工膝關節感染的標準治療為兩階段手術。林宗立醫師說明,第一階段手術為移除人工關節並置入含抗生素的活動型骨水泥,文獻指出感染治療成功率因此高達92%-95%,待感染控制後,再進行第二階段手術移除骨水泥及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可大幅降低感染復發。
林宗立醫師表示,置入活動型骨水泥的膝關節活動角度大,可減少關節攣縮、肌肉萎縮,利於第二階段重建手術,但傳統手作、翻模或市售活動型骨水泥,設計上較粗糙或力學不穩定,產生不少骨水泥相關的機械性併發症,導致膝關節功能反而變差、療程延長,需再接受手術並增加重建手術的困難度。
因此,林宗立醫師團隊研發「3D列印活動型骨水泥」改善。林宗立醫師也提醒,若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傷口周邊有疼痛紅腫化膿,經治療後沒有改善,就有可能是人工關節感染,應盡速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97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