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壓力大的時候,就會想要跑廁所,進出無塵室穿脫隔離衣需要花很多時間,造成工作上很大的困擾。」桃園長庚胃腸肝膽科李柏賢醫師提及腸躁症很常發生在高壓力的族群,又或是工作壓力較大的產業,例如律師、工程師、醫師身上。這位讓他印象深刻的腸躁症工程師患者,在接受藥物的治療三個月到半年,復發頻率大幅下降。李柏賢醫師提醒,適當的心情放鬆、飲食、藥物治療,三者合一,可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大腸急躁症最主要症狀有腹痛、腹脹、便秘、跟腹瀉,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可能會交替出現,有些病人偏重拉肚子、便秘,又或是兩個交替混合出現。腸躁症的成因非常複雜,跟腸道裡腸道菌叢失調,又或是造成我們情緒壓力緊張都非常相關,如果沒經過好好的治療或調適,就可能會有反覆發作的問題,對病患的生活會造成一定程度影響。
懷疑腸躁症?自我檢測六三一基本、次要三取二
李柏賢醫師說明,腸躁症是一個功能性的疾病,症狀需要完全符合基本條件,以及次要條件三個中需符合其中兩個。基本條件:至少要六個月以上時間,在三個月內至少一週每天都有肚子痛情況。次要條件:第一項是排便與腹痛有關,腸躁症的特色是肚子痛便完就好,是典型的腸躁症疼痛。第二項是排便的頻率改變。第三項則是排便的形狀改變,變稀、變軟、變糊,或變小條。
腸躁症需要與另兩個大類族群做區分,在年輕族群,腸躁症需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做區分,在年長族群,則需要區分腸躁症或是大腸癌。腸躁症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癌完全不同,後兩項都是屬於器質性病變,內視鏡檢查會真正有問題的病變,若有出現血便、體重減輕、貧血這三個警示症狀,則需要特別注意,可能不單是腸躁症。透過胃鏡或是腸鏡檢查,確認「三沒」沒發炎、沒腫瘤、沒潰瘍,才能診斷為腸躁症。
腸躁症的藥物治療 連續15週服藥降低復發頻率
李柏賢醫師說明,腸躁症在心情與飲食調適之外,藥物有非常大的幫忙,尤其連續服用一段期間再停藥,可以讓復發頻率下降。若腸躁症患者能連續15週依照醫囑服藥,10位患者有9位情況能穩定。在台灣,腸躁症的盛行率偏高,約五人就有一人罹患。腸躁症病人就診時,要提醒醫師有沒有其它慢性疾病或是習慣用藥,醫師才能幫忙調整適合的處方用藥,避免交互作用。如果出現口乾、或是心跳加速、便秘症狀,記得要回診跟醫師告知,醫師會調整劑量或是更換藥物。
肚子痛影響學業 高中女學生受腸躁症之苦
大約一年前有位女學生患者,是由爸爸陪著女兒看診,女兒在讀台北市某知名高中就讀,準備要考大學,要考試就會肚子痛到無法上課,絞痛想要跑廁所,吃止痛藥才能去考試,對她學業成績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她的症狀在半夜都不會發生,都是一醒來要去上課時特別嚴重。「腸躁症是有家族性的,如果父母兄弟姐妹裡有出現過,很有可能你會有腸躁症體質,這位女學生的父親即是如此。」李柏賢醫師分享,除了叫她避開刺激性食物以外,這位女學生喜歡打籃球抒發壓力,也有服用腸躁症用藥,在連續吃了半年後進行停藥,目前到現在都沒有復發。
李柏賢醫師提醒,至少在前面兩三個月,希望病患可以連續用藥,讓藥物劑量或濃度較穩定,狀況穩定再去減藥或停藥。讓病患腸躁症復發頻率下降,在工作或學校都能有良好的表現,對病人的生活品質也會明顯提升。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90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