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高達9成! 「腎小管發育不良」台灣僅1例存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吳小姐27歲時喜懷第一胎,沒想到羊水過少,寶寶一出生就住進住進加護病房,出生8天後不幸死亡。經由腎臟組織切片檢查及基因分析,確診為基因缺陷所導致的自體隱性「腎小管發育不良」。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腎臟科曾敏華醫師指出,此病全球僅約50例,台灣就佔了10例,目前無治療的藥物或方法,罹病者幾乎死亡,台灣僅1例存活。呼籲育齡婦女接受基因篩檢,及時診斷避免遺憾。

超音波也檢查不出來 寶寶出生8天不治死亡

吳小姐30週產檢時發現胎兒羊水過少,寶寶恐有健康疑慮,這個壞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夫妻倆陷入愁雲慘霧。進行一連串檢查排除了孕婦的原因後,原因指向可能是胎兒的腎臟出問題,但超音波卻查不出任何異常。寶寶在妊娠33週產出,由於肺部不成熟、極度低血壓及腎臟衰竭住進加護病房,出生8天後仍不幸死亡!

經由腎臟組織切片檢查及基因分析,寶寶確診為基因缺陷所導致的自體隱性腎小管發育不良,父母均為此基因缺陷的帶原者。雖然與第一胎無緣,但吳小姐1年後再度懷孕,在林口長庚婦產部與兒童腎臟科合作,經由羊水胎兒細胞的基因分析確認,吳終於成功生下健康的女寶寶,目前已經8歲多。

▲吳小姐(左)與丈夫皆為「腎小管發育不良」基因缺陷帶原者,雖然與第一胎無緣,但第二胎經由羊水胎兒細胞基因分析確認健康,目前已經8歲多。(圖/吳小姐提供)

自體隱性遺傳疾病 無藥可治、罹病者幾乎死亡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腎臟科曾敏華醫師指出,自體隱性腎小管發育不良過去一直被認為是罕見的遺傳性腎臟疾病,發生率約為5/1000。腎臟的主要功能單位為腎小管及腎絲球,腎小管為連接腎絲球的組織,其主要功能為維持體液、電解質酸鹼平衡;此病導因於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蛋白的基因突變,目前無治療的藥物或方法,罹病者幾乎死亡。

腎小管發育不良 臨床表現4症狀

  • 懷孕母親羊水減少
  • 胎兒出生後出現嚴重低血壓(收縮壓僅15-20mmHg)
  • 腎臟功能衰竭及呼吸衰竭
  • 續發性的肺部發育不良

台灣至今診斷出10例腎小管發育不良患者,僅1例存活,死亡率約為9成!曾敏華發現,這些病人都在血管收縮素原基因的相同位置產生缺陷,各來自無血緣的家族,且他們的父母也都是血管收縮素原基因相同突變點的帶原者。此疾病在台灣帶原率高,卻被嚴重低估,是台灣特有的遺傳性腎臟疾病。

至於唯一存活的孩子現已5歲,由於晚期才出現羊水不足狀況,進行腹膜透析並給予皮質類固醇藥物治療,才倖免於難。不過患童的腎功能僅一般孩子的30%,未來仍須留意照顧。

台灣有23萬人基因缺陷帶原 專利檢驗可早期發現

曾敏華研究團隊藉由專利創新基因診斷方法,分析5000位健康台灣受試者發現,台灣人此基因異常的帶原率高達1%,以台灣2300萬人口推算,台灣目前有23萬人為此基因缺陷帶原者。這證實了自體隱性腎小管發育不良在台灣並非罕見疾病,且由於其高致死率,使得產前診斷更顯得重要;部分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0年8月重要的國際學術期刊「國際腎臟報告雜誌 (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 2020, Aug)」。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朱世明部長表示,曾敏華所研發的基因篩檢策略,以優生保健的觀點是優化兒童醫療的積極作為,可以減少懷孕媽媽因為極高致命性之遺傳缺陷得以提早確診,以精準醫學的方式將個案給予具有科學性之處置流程,減少發生遺憾。並提供具有帶原基因的父母親在懷孕時的積極產前篩檢策略。

林口長庚醫院醫檢部黃瓊瑰副主任表示,過去的基因缺陷的篩檢作法為先從周邊血液分離出DNA,再以特殊引子將缺陷基因片段擴增後進行定序及判讀,缺點為須耗時至少48小時且成本昂貴;創新基因診斷方法為直接對基因缺陷片段分析並以螢光顯示方法判讀,不但省去定序的時間,約3小時左右可以判讀結果,且可以同時處理將近400個檢體,成本也只要5元美金。

曾敏華強調,由於台灣健康族群此基因的高帶原率、疾病的高致死率以及已開發的產前基因診斷技術,建議所有孕婦在懷孕早期接受篩檢。在現今少子化下,使體隱性腎小管發育不全成為可以預防的遺傳性疾病更顯得重要,建議有以下狀況的高風險族群自費接受基因篩檢,及時診斷避免遺憾。

  • 所有孕婦在懷孕早期接受篩檢
  • 曾有原因不明的羊水過少懷孕史的育齡婦女
  • 曾有原因不明的胎兒死亡或原因不明的新生兒低血壓的育齡婦女

【延伸閱讀】

預防代謝症候群5大危險因子 北市長者千元獎項抽起來 

他沒慢性病、沒打疫苗染新冠重症 5萬cc「血漿置換」救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88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