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唐寶寶風險,要羊穿或染色體篩檢? 醫這樣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大部分民眾都知曉,高齡孕婦產出唐氏兒的風險較高,但其實小於35歲的孕婦,仍可能生出「唐寶寶」。唐氏症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的遺傳性疾病,是造成智能障礙的最常見原因,其中35歲媽媽生下唐寶寶的機率約1/250,且風險會隨母親年齡增加而上升,與父母是否存在基因缺陷無關。

高齡或高風險孕婦 「羊膜穿刺」診斷唐氏症最準確

安南醫院婦科主任蔡岳峰表示,無論是否年滿35歲,憑藉第一孕期、第二孕期的唐氏症篩檢,可篩檢出高風險孕婦。此種檢測偽陽性機率約5%,偵測率(準確度)則落在70至90%。不過,因篩檢存在偽陰性或偽陽性的可能,故平均每20位接受篩檢的孕婦,就有一位需進一步羊膜穿刺檢查,且仍存在一定偽陰性風險。

蔡岳峰主任提及,羊膜穿刺為診斷唐氏症最準確的方式,作法由超音波導引抽取羊水,取羊水中胎兒細胞培養,最後分析染色體。然而,畢竟是侵入性檢查,存在著羊水感染、破水、1/400流產率等風險,因此通常執行於高齡或高風險孕婦。

染色體篩檢NIPT存在限制 雙胞胎、肥胖孕婦準確率較低

此時,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篩檢(NIPT)提供了一個低風險、高準確性的新篩檢選擇。1997年,香港醫學博士盧煜明在母體血液中,發現來自於胎盤的微量DNA碎片,提供了從母血檢測唐氏症的可能性,進而開啟了產前診斷的新時代。蔡岳峰提到,NIPT自2011年開始用來篩檢唐氏症,偽陰性低於萬分之一、偽陽性約千分之一,皆遠低於傳統產前篩檢方式,不只大幅減少需羊膜穿刺的機率,也降低因未偵測而蔡岳峰方式昂貴。他強調,NIPT僅能做為篩檢工具,不能取代羊膜穿刺等診斷性檢查。

唐氏症篩檢方式多 建議與醫師充分討論

總括而言,唐氏症自然發生率約為1/800,並且更常發生於高齡產婦;隨著對疾病的瞭解,開始以母親年齡、生化指標、鼻骨、頸部透明帶等篩檢出高風險產婦。此外,游離DNA碎片的發現與NIPT,不但進一步提升了篩檢準確性,還大幅減少羊膜穿刺檢查機率,以及產下唐氏症寶寶的風險,但蔡岳峰主任建議,孕婦須接受何種唐氏症篩檢,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後決定。

【延伸閱讀】

每人平均帶有2個遺傳病基因! 聽損媽揪出遺傳真相

生龍寶寶「四大密技」 多元排卵針減輕焦慮疼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85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