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以「抗癌鬥士」為形象的健身網紅麵包包,於6月1日自爆三年來的罹癌人設全為謊言,而在Dcard論壇上也出現幾篇相關討論文章,許多網友表示對罹癌、化療中還能重訓感到存疑,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表示,除非病情惡化或嚴重急性感染、出血等不穩定的病人在癌症手術後不宜立刻運動,正在化療或接受任何的癌症治療「是可以運動的」。
無論是一般人或是癌症病友,醫學上都會建議多運動有益無害,可以提升生活品質、促進睡眠品質、降低疲勞,且對癌友來說,還能適度減緩治療中副作用帶來的不適,也有助於調劑心情。尤其在專業人士指導下訓練,還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正接受癌症治療能不能運動? 每個人狀況不同
然而正在接受治療的癌友,能不能運動?林杏青指出,由於癌症種類多元、每種癌症造成的症狀也不同,加上患者個體性差異也大,因此沒有一套共用的運動處方,必須由專業人士按照每個人病情、治療方式、體力、年紀、曾經的運動習慣打造獨立的運動菜單。
若是正在接受化學治療,體內埋有人工血管的患者,是否不能提重物?不能重訓?林杏青回應,癌症治療過程中,主治醫師會非常留意病人情況,並且降低所有可能的風險,沒有絕對可以或不行。「如化療中的人,若原本是健力選手或是有固定重訓的人,他的狀況跟一個肌少症的長輩絕對不同,運動目標及禁忌也會不同。」
林杏青強調,要訓練之前,務必要掌握病史,並尋求主治醫師的許可,了解是否有禁忌,而運動指導者,必須知道病人是何種癌症、目前是否正在接受何種治療、目前腫瘤是否仍然存在、以及有沒有相關副作用及併發症──神經病變、淋巴水腫、造口、骨轉移等。小心監測是否有新的症狀產生,例如出現眩暈、噁心、胸痛,應暫停運動。
由低強度運動漸進式入門 免疫力不足者避免到人多處
也有許多患者會想,正在接受治療,體力比較不好,是不是等療程結束再訓練比較好?除非嚴重貧血、病情惡化或嚴重感染的病人在癌症手術後不宜立刻運動,正在化療或接受任何的癌症治療並非絕對運動禁忌。林杏青提醒,若是在治療期間較為疲憊,可以以每日多次短時間運動的方式取代長時間大量運動,在不引起症狀惡化下留意症狀緩慢漸進運動,並隨症狀調整運動強度。
有氧運動對治療期間的疲勞有改善效果,因此太過保守反而忽略運動本身帶來的好處。如果化療期間有免疫力不足的情形,應避免容易感染的運動空間,如到通風或消毒不好的大眾醫療場館運動或游泳。
負重訓練注意安全 強度模式均可調整
其他訓練考量上,若有神經病變必須注意負重訓練的安全性,小心跌倒,若風險較高,固定式腳踏車就比自由重量訓更安全;有較高骨折風險就需要調整阻力訓練的衝擊。乳癌病人的訓練必須以不引起進一步水腫為目標調整訓練強度,並建議已有淋巴水腫的病人在穿戴壓力袖套下訓練。若是有腸造口,專家建議需要小心運動引起的腹內壓升高。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80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