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北榮攜手多項研究! 肝癌預測預後、腫瘤免疫調節、兒童聽損、動脈硬化血管病有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臺大醫院與臺北榮總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超過30項合作研究成果,並針對「預測肝癌發生及治療預後,打造肝癌患者的精準醫療」、「腫瘤免疫微環境調控的轉譯醫學探討」、「聽神經病變之精準醫療,改善兒童聽損問題」及「動脈硬化血管病治療新標的:靶向內質網蛋白TXNDC5」等四項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

肝癌精準醫療 預測肝癌風險、治療預後

肝癌是臺灣十大癌症的第四位,也是臺灣癌症死因的第二位。精準預測肝癌發生及提供肝癌精準醫療對於改善肝癌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臺大醫院高嘉宏教授和臺北榮總霍德義教授研究團隊發現,慢性B型肝炎合併肝硬化患者目前接受長期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降低肝癌,於抑制B型肝炎病毒後,團隊發現患者血清中的Mac-2結合蛋白糖基異構物(M2BPGi)及異常凝血酶原(PIVKA-II)和甲型胎兒蛋白可以預測肝癌的風險。

此外,團隊發現利用NIACE評分可進一步區分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系統的生存率,更有助於預測肝癌患者的預後。針對肝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團隊研究發現,早期肝癌患者術前的血清麩胺轉酸酵素(GGT)越高,可以預測B型肝炎相關肝癌患者接受手術切除後的復發及死亡。針對中期肝癌的患者,發現利用7-11指標分類肝癌腫瘤負荷,則中及高腫瘤負荷的患者若能接受手術切除則比經動脈血管栓塞治療會有更好的預後。

腫瘤發炎小體研究 有助於免疫調節治療進展

腫瘤的免疫微環境對於癌症治療的方式與預後關係密不可分。臺大許駿教授與北榮楊慕華教授合作團隊共同以藥物治療引發的免疫調節為出發點,共同探討頭頸癌與肝癌的現行治療方式中扮演的免疫調控效果。

研究團隊專注於癌症治療時發炎小體所扮演的角色,發炎小體對於癌細胞的免疫循環至關重要,而惡性腫瘤更是會使發炎小體失去作用,造成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如預期導致抗性。此研究對於非驅動基因突變(driver gene mutation)造成的抗藥性提供新的免疫調節方面的機制,對於後續頭頸癌與肝癌的治療帶來新的治療策略開發,與免疫治療的聯合療法提供協同作用的見解。

兒童聽損近10% 新型基因治療可望改善

兒童聽損是相當常見的臨床問題。不僅會影響語言發展,也會影響學業和社會適應能力。「聽神經病變」約占兒童聽損的10%,是導致兒童聽損重要且棘手的疾病類型。與一般聽損相比,聽神經病變病人日常生活語音之辨識較差,而使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之效益亦多所受限。

臺大吳振吉教授與北榮鄭彥甫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多個基因變異是導致聽神經病變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團隊發現利用新型病毒載體進行基因治療,可以改善小鼠的聽力和平衡表現,並顯著改善螺旋神經元的數目與形態,未來有望應用於增強現有人工耳蝸的效能。證實了在面對人工耳蝸效果不佳的重度聽損病例時,基因治療具有突破性的治療潛力。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多個國際知名期刊。

動脈硬化血管病 靶向內質網蛋白TXNDC5新型治療

動脈粥狀硬化好發在血管彎曲和分叉的區域,因此了解擾流如何透過機械傳導性機制 (mechanotransduction mechanism)調控內皮細胞功能十分重要,也可藉此設計出針對內皮中受擾流透過機械傳導調控的蛋白作為新型治療手段。

臺大醫院楊鎧鍵與臺北榮總黃柏勳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TXNDC5主要是破壞內皮細胞中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蛋白的穩定性,導致內皮功能的異常,進而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可望能作為動脈粥狀硬化病患的新型治療。

【延伸閱讀】

3歲童反覆發燒、跛腳 罹常見兒癌神經母細胞瘤

八旬婦急性腦中風康復!「iStroke腦中風診斷平台」只花90秒精準即時搶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9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