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人工水晶體」怎麼選? 眼科醫剖析5面向考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白內障患者對於視覺品質要求,和對視力矯正的需要,人工水晶體也不斷推陳出新,在治療同時,亦可達到同步矯正老花、散光、近視或遠視的效果。所以白內障手術中,人工水晶體的選擇是決定術後,甚至接下來人生往後視覺功能與生活品質的重要抉擇。

白內障「超音波晶體乳化術」 極小切口、縮小傷口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醫師伍紹奇說,人工水晶體的功能是取代白內障手術時移除的混濁水晶體,因此需具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才能有效降低手術後的不良反應,並維持穩定的視力品質。最新技術還可提供過濾紫外線和藍光的功能,加強保護視網膜黃斑部的效果。

伍紹奇表示,目前手術治療可以「超音波晶體乳化術」,透過極小切口移除混濁的水晶體,將手術傷口縮小至0.25公分以下;全台灣每年約有超過20萬的白內障患者,接受微創超音波晶體乳化術。

白內障人工水晶體選擇多 五個面向考量

伍紹奇說明,患者最重要的考慮原則應首以視覺品質為優先考量,接下來考量的則是自身生活型態。通常考量的面向可分為下面這些:

一、非球面

二、散光

三、延焦

四、多焦(雙焦與三焦)

五、健保核定的參考價錢也從3-9萬多不等

非球面水晶體對比度更佳 延焦段水晶體須搭配老花眼鏡

一般來說,非球面水晶體的設計,可以在夜間瞳孔較大時,抑制週邊線條扭曲的現象,也讓線條更銳利,色彩更清楚,對比度更佳。

另外,百分之六十的人有50度以上的角膜散光,甚至隨著年齡增加,散光度數與角度都有可能改變。單純用健保片可以矯正遠視、近視,但是無法矯正散光,術後殘留散光會造成影像不清晰,這部分雖亦可在術後靠眼鏡矯正,也可直接在術中植入散光矯正水晶體,看遠不用戴眼鏡即可達到最佳視力,少掉眼鏡的負擔。

至於延焦段水晶體,則是延伸單焦點的視覺景深,可提供遠距離與改善中遠距離視力,適用於日常非近距離的工作,如煮飯、購物、開車看導航等,但在近距離必須搭配老花眼鏡。

「多焦」擺脫眼鏡束縛 可與醫師詳細溝通

伍紹奇指出,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中近距離視力非常重要,單焦水晶體無法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多焦可以達成遠中近皆減少對眼鏡配戴的需求,擺脫眼鏡的束縛,但多焦水晶體對患者眼睛的健康程度要求較高,對手術醫師的術前測量及手術技術要求也高,術前需與手術醫師詳細討論術後需求及期待。

【延伸閱讀】

視網膜發病無感,發現已太晚! 國內研究證實:這中草可用於治療、預防

白內障不治療害交通意外險喪命! 新式治療隔日即能重見光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5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