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研究:「每2年做1事」可降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

早期大腸癌患者 存活率有9成

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大腸癌早期不易發現,民眾應定期接受篩檢,才能找出潛「腸」危機。篩檢結果為陰性者,應繼續維持每2年1次定期大腸癌篩檢,若篩檢結果為陽性,應進一步至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檢查,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篩檢資料顯示,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1人有大腸癌,因此絕不能姑「息」,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符合免費篩檢 在家輕鬆操作

隨著COVID-19疫情趨緩,國民健康署鼓勵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若還沒去做篩檢,請撥空趕快去做篩檢,糞便潛血檢查無侵入性且檢查前不需限制飲食,簡單又安全,只需要以下8個步驟,在家就可輕鬆定期篩檢:1、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2、在採便管外的標籤寫下姓名、採便日期與時間。3、旋轉管蓋後,將採便棒向上拔開。裡面的水勿倒掉。4、在坐式馬桶內斜鋪衛生紙,避免糞便掉入水中不易採集。5、坐上馬桶解便(也可在報紙上解便後取得檢驗樣本)。6、在整條糞便上以輕劃方式重複來回刮取適量的檢體。7、將沾有檢體的採便管插回管內並用力蓋上。8、送回醫療院所,回家等待檢驗報告。

篩檢結果陽性 應進一步追蹤

除了定期篩檢,篩檢陽性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診斷亦非常重要,透過大腸鏡檢查可以找出隱藏在大腸中的息肉,大部分息肉在發現的當下即可切除,不必再另外進行手術,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的發展,避免進一步惡化為大腸癌。

研究顯示,篩檢結果為陽性者,罹患大腸癌風險較一般族群高20至30倍,若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罹癌風險會增加30%,如果一直未做進一步確診,大腸癌死亡風險將增加64%。因此提醒篩檢結果為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確保腸道的健康。

【延伸閱讀】

8旬翁肚子痛竟大腸癌第四期 醫曝大腸癌危險族群

肛門疼痛排便困難 醫生食指摸到腫瘤已是大腸癌二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2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