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 造福吞咽困難病友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胃食道逆流和吞咽困難近二十年來逐年增加,造成許多人生活的困擾及健保龐大的醫療支出,其中近半數的人吃藥效果不佳,原因在於診斷與症狀不能畫上等號。2018年國際胃食道逆流「里昂共識」推薦多管腔阻抗胃酸檢測儀、高解析度食道壓力計及無線電食道酸鹼偵測膠囊等新進科技為診斷的標準。臺中榮總胃腸肝膽科為中部地區發展以上技術較早且較成熟的醫院,成立「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將可提供中部民眾困難個案的轉診服務,免去病患往返北部就醫的不便。

胃食道逆流 治療獲改善

一位30歲女性,因為長期咳嗽隨逆流症狀,又恰值準備公職考試,覺得非常困擾,甚至引發焦慮,看過許多醫生,吃藥效果皆不佳,至臺中榮總尋求外科抗逆流手術治療。手術前經由外科醫師轉介至胃腸肝膽科做逆流評估,在接受24小時食道咽喉胃酸檢測之後,證實咽喉胃酸異常暴露,因同時伴隨鼻過敏症狀,於是接受高劑量質子幫浦抑制劑與抗過敏藥物治療。

兩個月後症狀與生活品質皆獲得大幅改善,於是決定取消手術免去一刀。在藥物治療中的第一年,只要停掉其中任一種藥物,部分症狀就會復發,但在他解除考試壓力、注意飲食習慣及規則服用藥物後兩年,所有的症狀漸漸離去,再也不需要依賴藥物了。

精準醫療檢查 整合各科治療

另位30多歲女性,長期胃酸逆流合併咽喉不適,即使服用高劑量質子幫浦抑制劑,平躺時仍然有明顯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睡眠。在接受多管腔阻抗胃酸檢測後,發現即使在服用高劑量質子幫浦抑制劑時,仍有胃酸異常暴露,於是轉介至胸腔外科接受抗逆流的胃底摺疊術,術後症狀明顯緩解,且隔年懷孕時也不需要服用制酸劑。

透過精準醫療,利用客觀的檢查,包括內視鏡,影像醫學及生理蠕動檢查等將病人分類,給予個別預期有效的治療,不僅可以免去不必要手術,也能有效的幫助病人脫離惱人的症狀。

功能性食道疾病 資源整合有解方

中心連漢仲主任2017年應邀美國消化疾病週(Digestive Disease Week)口頭發表咽喉逆流疾病生理機轉,該研究結果刊登於美國胃腸科學會官方期刊《臨床胃腸肝膽學》,美國加州大學Yadlapati教授讚許這項研究揭示了30年來該領域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另外,驗證咽喉胃酸逆流的診斷標準結果,也刊登於亞洲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官方期刊《胃腸神經及蠕動雜誌》,並獲選為該期刊的封面。

連漢仲主任表示:「功能性食道疾病雖然沒有立即生命危險,但生活品質卻影響甚大。如今成立功能性食道疾病中心,期望透過有更廣泛的資源整合,提升功能性食道疾病照護品。」

【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糖尿病如何吃得健康? 醫師提醒注意「這些」飲食習慣

還在害怕吞藥嗎?練習吞嚥會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68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