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連環爆,讓消費者人心惶惶!想要吃得健康,「有機」兩字因此在消費大眾腦海中不斷閃現。提到「有機」,台灣近年在有機農業方面開創了一個世界首例,即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首度結合有機輔導轉作,成為全球國家公園成功首例。
自民國九十九年起,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推行「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寶聚落與鄰近區域產業發展培力計畫」,在民間團體、產、官、學(包括慈心有機農業、太管處、東華大學、西寶農友)四方通力合作下,輔導花蓮縣秀林鄉的西寶聚落進行產業轉型,開創了全球國家公園結合有機輔導進行產業轉型的首例。
這項輔導計畫結合有機與生態保育的成功模式,五年來在西寶、洛韶、華祿溪及新白楊地區中,已輔導十三戶農民實際參與轉作、九戶通過有機驗證,面積約近十公頃農地通過有機驗證,同時也申請加入綠色保育標章驗證,並以保育當地的黃嘴角鴞作為目標。這讓西寶聚落朝慈心所強調的「生產、生態、生活、生命」四生內涵的有機生態村,更向前跨越一大步。
深入聚落,以專業協助轉作
有機的轉作,兼顧了國家公園永續經營與農友的生計,農友同時因改變耕作行為,轉變了內心對萬物有情的態度,更對這塊土地負起共榮共存的使命感。這其中,包括東華大學校長與師生都是這個培力計畫的志工,以專業知識協助轉作有機,終至達到初步的成功。
這五年中,慈心基金會投入大量人員及志工,深入聚落協助在地農友;舉辦了有機生產教育訓練課程,引介相關技術與資源,並媒合有機農產品通路商銷售,朝向建立自有品牌形象的目標邁進。同時,更進一步以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為訴求,協助農友申請綠保標章,輔導進行自然資源調查與管理,並辦理生活產業及社區培力推廣活動、提供社區生態環境營造的資源,促進發展聚落美麗的景觀與生命力,有助於提升聚落的生態旅遊與遊憩品質。
改變居民發展受限的窘境
東華大學觀光暨休憩系教授劉吉川指出,他查遍各國文獻,還沒有發現在國家公園內種植有機農作物成功的案例,也即是說,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西寶地區農友轉作有機的成功,是全球國家公園內種植有機成功的首例。
為什麼在國家公園內種植有機農作物要成功有這麼困難?劉吉川說,我國國家公園設立,主要是來自美國國家公園署的協助,而美國國家公園的設立,是以建構一個沒有人的國家公園為模式。因此,政府一直以來對國家公園的想像是「無人公園」,對人為活動有諸多限制。限制原本無可厚非,但對那些在國家公園成立前就住在當地的居民來說,就非常無奈了。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說,你們想要蓋什麼都可以,但當我們可能只搭一個廣告牌或搭個寮,他們就要拆,這個對當地人來講,是一個令人很不能平衡的做法。」中橫休閒觀光發展促進會陳新珠無奈地說。也因此,太管處每年都會編列預算,設法收購國家公園內的私有地,讓許多受限於交通或生活不便的居民,就將地賣了。許多不願賣地的民眾為了生存,種植高利潤、高風險的高山蔬菜,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使得周遭生態越形惡化。
因此,太管處五年前開始委託慈心基金會,設法上山說服農民轉型有機。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回憶,「我們從五、六月開始,就要上來拜訪他們,他們首先對我們不信任,再來就是一下子又安排上這個課那個課,他們覺得很煩,所以其實是不太想理我們的。」
契作收購,農民安心
西寶地區海拔九百至一千三百公尺,種植有機的困難在於:一、水源嚴重不足;二、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三、野生動物的危害破壞。此外,還有農友的信心問題,對有機懷有一份恐懼。而改種有機要花好幾年的時間試驗,最後能否成功,仍屬未定之天,既然傳統慣行農法的耕作方式已習慣,收成又好,誰願冒險去種有機,且行銷又是另一個問題。
「至少花了半年時間,慈心基金會的成員幾乎週週上山拜訪,西寶村民總算有人點頭願意嘗試轉型,原因就是原本習慣的慣行農法太毒了,農民甚至不讓自己的小孩接近農田。」蘇慕容回憶過程,不勝唏噓。
西寶有機農民黃聖宗是榮民第二代,父親在民國三十八年來台後,被派來開鑿中部橫貫公路,就跟著其他榮民在此定居,開始務農。黃聖宗說,橫貫公路有很多老榮民、老兵在開墾,需要有一個菜園供他們食物,以前的交通不方便,沒辦法到市區去買,所以這邊叫作西寶菜圃,生產的蔬菜專門供應開橫貫公路的人吃。退輔會沿著中橫公路,一路在天祥、西寶到清境等地開墾設庄,安置榮民老兵,原本生活大小事都是依靠退輔會,八○年代卻因為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設立,有了變化。
「它覺得好像人是破壞保育的東西,所以剛開始國家公園成立的時候,都是希望要保持自然、自然、自然,不能噴藥,最好是不要種菜,最好是沒有人住啦!」黃聖宗對國家公園園方的態度不以為然。但經過慈心基金會多年的輔導,並透過里仁有機連鎖通路收購行銷後,黃聖宗說,「目前的契作方式讓人覺得比較安心,今年收入這麼多,跟上班差不多或比上班好,心裡比較踏實。」
生態與生計取得平衡
如今,走在錯落有致的西寶田區,空氣中散發微微蔬菜的清甜,農友們默默以有機耕種的行動,友善守護著上一代胼手胝足開闢的土地,滋養人與萬物。但在邁入有機農業的過程中,卻是處處充滿挑戰。不時遭逢獼猴呼朋引伴的橫掃結實累累的青椒園,留下滿地青椒鋪蓋田間;或是夜晚山豬成群來襲,在高麗菜或南瓜田中大快朵頤,將待採收的蔬果吃得一乾二淨。更有土壤中的蟲蟲大軍,趁著黑夜悄悄現身,靜靜享受有機甘甜的蔬果,逼著農友晚間還得戴著頭燈,宛若山間螢火蟲般,徹夜抓蟲。
然而,正因為轉作有機,太魯閣國家公園與農友在生態與生計間逐漸取得平衡,在慈心基金會真誠耐心的陪伴下,大家把臂共行了五年,交織出許多動人心弦的有機佳話。
蘇慕容指出,「五年來的陪伴輔導過程中,最令人欣慰的,就是看到農友耕作習慣與內心的轉變,並體會到他們與自然共存共榮的使命感。」
西寶有機農友林麗香提到以前栽種時,清除下來的高麗菜葉送去餵雞,結果雞吃了就死掉,內心感覺很不舒坦,但改種有機後就安心多了。
有機農張榮文也說,「轉作有機後,慢慢學會和破壞力強的彌猴做朋友,雖然至今田間作物仍受獼猴危害,但也學到尊重生命的內涵。」伴著蟬鳴,夜光下身著迷彩服的張榮文,穿梭在高麗菜田,手上已經抓了一大把的蝸牛、蛞蝓等,就怕辛苦種出來的高麗菜被吃個精光。
農友秀鳳想到,以前慣行農法時,都不敢讓孩子在田裡玩;現在改種有機後,田裡就是大人最安心、孩子最開心的遊樂場。
陳新珠則娓娓道出,「當初以有機作為社區營造核心概念的辛苦,希望這塊土地成為子子孫孫最佳的依靠。」對於營造西寶成為有機生態村,陳新珠眼中不時閃爍著百感交集的淚光。
太管處西寶計畫承辦人賴美麗也指出,慈心基金會加入後,以有機農業徹底改寫了原來的局面,讓國家公園與農友長期存在的土地利用的不同立場,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共識。太魯閣國家公園正因為有西寶有機農友,更顯國家公園的光輝,也讓西寶成為國家公園中的亮點。
有機農業小辭典
受到食安問題危害的影響,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認識到「有機」,知道有機是好的,但什麼是「有機」?什麼又是「有機農業」呢?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有機農業的定義因各國法律規定而不同,隨著農業技術的演變,有機農業法規的要求亦漸趨嚴格。
有機農業有時亦被稱為生態農業、低投入農業、生物農業、動態農業、自然農法、再生農業、替代農業或永續農業的一種。各國法律或農業協會所使用的名稱或定義經常不同,例如歐盟國家,雖然用相同的管理條例,卻分別採用生態農業、生物農業及有機農業三種名詞作為法律上的稱呼。在台灣,農委會則採用「有機農業」一詞。根據農委會的定義:「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二○○七年一月,農委會開始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有機農業」及其產品即納入政府的法律規範。
慈心有機的四生概念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說,有機農業包含了經濟、生態與社會交融的面向,傳遞了一種人與自然尊重和諧的生活態度,創造彼此共存共榮生生不息。不僅提升生產附加價值,更具守護國人健康、安定社會的功能,並為子孫留下美好的生態與家園的意義,這就是慈心強調的四生——生產、生態、生活、生命的內涵與價值。
有機的四生概念表現在一個社區裡,居民們彼此具有強烈認同及歸屬感,互相協助、支持與參與,同時共享社區資源。社區以有機為產業根基,著眼在有機生產或相近於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提供安全與健康的農產品,進一步發展農產加工,乃至文創用品等。並且因關顧生態保育和生物多樣性,保留了在地傳統及建築景觀特色,甚至進一步朝向美學推展,創造出觀光休閒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