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炒出千億商機! 盲盒經濟爆火,能持續嗎?

盲盒的投資價值是非常可觀的。

製作人:張淯 社長|文:徐偉珍|圖:編輯部|責任編輯:林玟玟|核稿編輯:陳曉玫

繼炒房、炒股、炒幣、炒鞋後,現在最火紅的是盲盒,不僅火了,還爆了。有一對年輕的夫婦,4個月花費20萬購買盲盒;還有一位60歲的老人,一年花費70萬購買盲盒,每年至少有近20萬的消費者花費2萬購買盲盒,其中最強的消費者一年內花費了百萬,盲盒經濟正當道,讓年輕人創造了一個千億的商機!
然而起源於日本裝著不同樣式文創小物的盲盒,會不會如同葡式蛋塔、電子雞、網咖等,在一陣旋風後,馬上產生蛋塔效應沉寂下來,則是令人深思的課題!

售盲盒的價格在39-69元不等,利潤大概有58%,一個盲盒可以賺約22~40元。假設一天可賣出50~100個,月收入大概在3~6萬元。如以盲盒進行實體店的投資,回本時間大概在4~6個月,一年的利潤就可以達到20~30萬,由此可見,盲盒的投資價值是非常可觀的。

欲罷不能

目前在閒魚上交易最熱門的十大盲盒產品分別是:Molly、獨角獸、L.O.L、Sony Angle、畢奇、Little Amber、吾皇萬睡、Actoys貓鈴鐺、Lego迷你人仔、Sml盲盒。其中,Molly成為名副其實的盲盒代表。

泡泡瑪特(POP Mart)2016年泡泡瑪特和香港獨立設計師王陽明合作,設計出「當家花旦」Molly,除自動售貨機之外,泡泡瑪特在大陸全國共有100家直營店,在國際市場也已進駐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美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泡泡瑪特董事長兼創始人王寧曾表示,2018年Molly系列產品就賣了400萬個,光在大陸的銷售額高達2億多元,今年預計最少要賣到800萬個。

二手交易的盲盒平台,交易人數達到20萬以上,熱度也只增不減。隱藏款出現的機率只有 1/144 ,有的款式出現機率更低,比如Molly西遊金色特別款,出現機率僅為 1/720,因此有數據顯示,一個售價為59元的隱藏產品,最後的交易價格為2,350元,價格漲幅了大概39倍。Molly還會按季度推出新系列,吊足胃口,因此使人一旦投入盲盒蒐集後,就欲罷不能。

不肖廠商也看中盲盒經濟可觀的利益,二手交易買到假貨的機率也就不斷攀升,更有許多人為了盲盒而陷自身於山窮水盡之途。分析「盲盒」之所以可以被炒成「經濟」,原因有以下:
形象可愛:盲盒作品具有「可愛」與「療癒」的功能,有時候消費者只是想把「可愛」的東西帶回家,並沒有思考太多,加上有些設計師有自己的粉絲,因此受群粉買單。

一旦投入盲盒蒐集後,就欲罷不能。
  • 價格親民:大多數人都能承受幾十元的價格。
  • 獵奇心理:有固定款和隱藏款之分,販賣的是「抽獎的快感」。
  • 更新頻率:新商品上架時,舊的系列就會停止生產,成為「絕響」,導致收藏價值一路攀升。
  • 蒐藏慾望:一旦開始蒐藏,就會想要蒐集「完整」,在限量版、隱藏版、絕版的盲盒身上砸大錢。
  • 社交話題:盲盒的愛好者多數是95後,正處在流行狀態,不但成為年輕人談論的話題,其私底下小型的盲盒愛好交換,也形成新的網路或實體社群樣貌。

在巨大利潤誘引之下,盲盒經濟的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新現象,造成創業熱潮,也引來相關藝文領域對此產業的跨界躍躍欲試,但卻並非容易。因為設計師若單純主打「可愛」吸引消費者,但背後並沒有潮流元素或IP故事為所創的角色作出詮釋,形同沒有「內容」支撐,因此很難得到消費者長期的認同。

誰能獲利

以直接購買IP進行盲盒創業,聽起來是最為容易,因為其長期經營的品牌模式消費者們都不陌生,了解其背景與故事性,也比較容易接受,但是購買IP所費不貲,不是人人可以負擔的起,因此許多文創業者開始跟風,想要創作新的形象打入競爭激烈的盲盒市場。

做一款盲盒產品至少需要幾個步驟,包含:構思產品形象和品牌故事、將產品的3D形象列印出來、對產品進行塗裝、找工廠做模具、打樣與批量生產、產品包裝、鋪貨與售出等。整個過程需要三個月至半年,光是開發出一個系列的成本就需要五十萬到一百萬不等,而且誰也無法預料能不能對上消費者的胃口,可說「盲盒經濟」對消費者與創業者來說,都同樣是場賭局。

因此以「盲盒」創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充足,能夠禁得起多次試錯,第一個系列不行,就試第二個系列,再不行就第三個系列…這樣不斷地試下去,「或許」總有一款可以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的掏錢買單,到時能夠回本也不枉努力砸金錢與時間一場。不然就是找到一位天才設計師,能一次就設計出讓人看一眼就喜歡的好作品,但這機率也是微乎其微。

正因如此,真正能夠在盲盒經濟獲利,依然是只把盲盒當作其中一項業務的頭部IP孵化公司,盲盒創業有其風險,而且盲盒的第一批愛好者大多已經進入半退隱狀態,雖然目前的盲盒經濟正值風口,其力道可以吹起一群豬在天上飛,但投資人也都還在觀望,對盲盒市場熱度能否持續存有疑慮。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