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的Uber到底怎麼了?狼性企業文化 讓獨角獸也折角

獨家報導文:高語恬

Uber狼性創辦人所打造的激進企業文化,這個充滿「毒性」的工作環境,不只菁英團隊流失,連創辦人自己都得黯然下臺。在競爭對手節節高升、Uber卻節節敗退之下,Uber如何改造企業文化,讓失速的企業步入正軌?

年危機不斷連環爆的Uber,在執行長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正式辭職後,如今的Uber,是一家沒有CEO、COO、CMO、CFO等4個「CXO」的公司,此消息一出,立刻被業界揶揄為真正做到「無人駕駛」的公司。
無論未來誰掌舵,Uber都必須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一連串問題和危機處理。然而,Uber又是如何從一間市值600多億美元的新興巨獸,走到今天這個四面楚歌的窘境?

Uber在世界抗議聲浪不斷,蠻橫的作風讓司機與民眾怨聲載道。

狼性企業文化反成絆腳石

美國NBA達拉斯小牛隊老闆庫班(Mark Cuban)曾如此評價卡蘭尼克:「他最大的力量就是不惜撞碎一面牆也要達到目的,但同時也成為他最大的弱點,這是形容他最恰當的方式,因為這就是卡蘭尼克。」
作為Uber公司的創始人,卡蘭尼克的行事作風以衝撞顛覆聞名,為這間公司在剛起步階段立下了「好戰不懼戰」的基調。

Uber在全球各主要城市的攻城掠地過程裡,是積極擴張而好鬥強勢的,不但挑戰當地法律與傳統計程車行業限制,也使用各種商業手段打擊競爭對手,卡蘭尼克甚至也不只一次公開表示,狼性是Uber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這樣的核心價值觀,推動著Uber公司成為矽谷新創產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而Uber近期的動盪與企業形象慘跌,某部份正源自卡蘭尼克領導的狼性文化,在對外開疆闢土的過程,在全球的業務踩在合法和非法之間的邊緣,以高度的話題性不斷地和在地體制發生摩擦,也在許多國家引爆各種衝突。

Uber不惜違反當地法規也要強行進入市場的手段,現連澳門也容不下它。

而Uber的另一個核心價值觀,就是為實現業務快速增長並達到收入目標,採用了去中心化管理的架構組織,它增強全球各子公司的自主性,授權分公司可以因地制宜、有權做出不同決定。

Uber在南美洲、印度和其他國家正在迅速發展,以旋風姿態搶占市場的同時,必須付出相對應的代價。爆炸性的成長讓公司不斷需要有更多新血加入,各行其事的環境讓政治角力變得更加複雜。

卡蘭尼克領導下的企業文化被稱為「卡氏邪教」,14 條企業文化價值包括「有原則地衝突」、「踩著別人上位,不惜給別人惹麻煩」等等,一整個就是鼓勵鬥爭搞對抗。瘋狂求勝與好鬥的企業文化,塑造了一股爾虞我詐的氛圍,公司員工之間彼此相互競爭,就像一把雙面刃一般,砍了對方一刀的同時也可能傷了自己。

沒有卡蘭尼克,就不會有Uber,然而,Uber至今已經成立八年,卡蘭尼克卻依舊停留在當年的想法和做事風格。對於現階段的Uber來說,需要的是一個如拿破崙般的精神領袖,還是一個長袖善舞的管理者?倘若這間公司的價值觀徹底被扭轉,那還會是原來的Uber嗎?

企業形象大傷改變輿論風向

Uber一直以來的最大威脅,不是面臨對手的競爭,而是對抗傳統世界的持久戰,就算「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也在所不惜。

即便在Uber的大本營美國,Uber也始終處於灰色地帶。舉例來說:加州政府准許Uber營運上路,實際上卻沒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來規範Uber及其平台司機的合法性,更遑論在歐洲國家像是法國、德國等指標國家與台灣,已被當地政府認定為非法營運甚至逃稅。面對這些爭議,Uber始終充耳不聞,挾市場滿意度和消費者對於共享經濟的支持來對抗違法的事實。

就公司內部管理而言,今年二月,一位自 Uber 離職的女工程師公開指控 Uber 內部性騷擾與性別歧視嚴重,網路上瘋狂的流傳,逼得董事會不得不介入調查;又Uber用App監控對手資訊,再到卡蘭尼克我行我素的言行舉止,對Uber司機惡言相向等危機後,Uber不斷被爆出的醜聞,不但逐漸讓金主開始卻步觀望,也慢慢摧毀了Uber尋求上市的可能性。儘管投資人希望卡蘭尼克離開的聲浪愈來愈大,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堅持做自己。

儘管最後因股東逼宮而下台,卡蘭尼克仍舊是Uber董事,同時也是持有12%股份的大股東,Uber的股份制採用了雙層 A/B 股架構,因此卡蘭尼克在董事會保留有相當大比例的投票權,他只是走向幕後,但實際依然手握公司的控制權。

從Uber橫空出世以來,靠著打破傳統秩序,以顛覆故有體制創造商機,然而,負面新聞也把Uber推上了風口浪尖,各種亂象也慢慢流失了市場和消費者的好感度。儘管仍為擁有上百億美元訂單的龍頭,但是選擇站在消費者的對立面是永遠也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燒錢困境

融資能力曾經是Uber公司快速擴張的優勢之一,最初便是大量用融資的資金來補貼司機,以此擴大市場佔有率,在2015年,Uber在美國的市佔率曾經超過90%,直到今年上半年,Uber在美國的市場仍然以市佔率70%穩坐龍頭位置。

Uber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固然讓這間公司一路走來驚濤駭浪,實際上,眼下難以突破的現實處境,更突顯了Uber在發展過程的結構性問題。該公司在全球的市場擴張遭到當地業者的強勢反擊,催化了中國滴滴打車的快速成長,來自馬來西亞的Grab Taxi在東南亞市場也占有一席之地,Uber的在地化業務不斷遭遇政策的打擊與對手的挑戰。

在發展無人車駕駛項目上,Uber同樣逃不過和Google之間的官司糾紛,讓自己陷入更不利的位置,公司成長率明顯下滑,未來發展項目又阻礙重重,對於市場來說,盡是Uber的各種利空消息。

然而趁著Uber自家後院起火麻煩不斷的時候,在美國本土的最大競爭對手Lyft卻在此時宣布已完成了新一輪6億美元的融資,而Uber卻因各種醜聞負面消息飽受抨擊;在海外,業界也盛傳,Grab Taxi獲得了日本軟銀和中國滴滴出行20億美元的投資,將擁有更多的資金與Uber在東南亞市場一較高下,Uber的優勢開始與對手縮短差距,勢力此消彼長,或許將成為未來版圖重新洗牌的關鍵點。

Uber的狼性曾經是員工廣泛接受並引以為豪的做事風格,然而,公司內部的性別歧視和兄弟文化,卻也讓Uber從天之驕子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創辦人毋庸置疑是整間公司的靈魂和核心人物,卻不盡然是最好的管理者。別忘了,Uber目前仍然處於持續虧損的狀態,在2017年第一季,共虧損了7.08億美元。
像這樣把自己公司的CEO掃地出門的做法絕非首開先例,縱觀近代科技業的發展史,當年的蘋果也曾經在銷售轉型期拿賈伯斯(Steve Jobs)開刀。然而,沒有了卡蘭尼克的Uber,是否仍有這種魄力與野心去衝撞傳統和挑戰世界?如今像是一列「失速列車」的Uber,能否整頓改革成功,大家都在看。

為什麼勢如破竹的Uber,頻頻在全球踢到鐵板,甚至遭到驅逐出境?除了無懼法規之外,它們還做了哪些傷害品牌形象的事?

》Uber只是媒合平台,是資訊業不是運輸業?

Uber認定自己只是一個居間媒合的角色,而非運輸業,因此避開運輸業的相關管制,以及該繳納的稅收等規定。因此,Uber在歐洲,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比利時、德國、法國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包括新加坡、泰國、越南、印尼等國,都因為違反當地法規而遭到禁令,即便在美國,Uber的發源地,內華達州也以Uber未申請營運執照而被禁止營運。

》Uber在大難期間,用浮動費率大賺災難財

Uber在2012年颶風桑迪(Sandy)侵襲紐約時,因漲價 2 倍被罵翻;在雪梨發生劫持事件時,車費大漲4倍引發反彈;在紐約暴風雪時暴漲8倍,更被批得一無是處。

》搭乘Uber的安全疑慮,誰來保證?

Uber司機資格審查制度的漏洞,以致於搭乘安全在全世界都備受質疑,不只印度發生一起女大生被載到偏避地區性侵,連英美法國也曾發生多起Uber性侵案或相關糾紛。

》Uber創辦人對司機出言不遜爆粗口

美國彭博財經頻道公佈了一段影片,顯示Uber 創辦人卡蘭尼克和一位Uber司機,就價格、收入等問題展開唇槍舌戰,卡蘭尼克還爆了粗口,讓外界指責卡蘭尼克身為領導人卻缺乏人情味,重跌Uber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