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區新夥伴 動物雕塑與你捉迷藏

(圖/示意圖)
(圖/示意圖)

獨家報導 記者張祥鈺/綜合報導

動物園的熱帶雨林區近日迎來「新夥伴」,不過「牠們」居然不住在活動場內?其實是今(2024)年園內新設置了3種主題的動物雕塑:大食蟻獸、樹獺、水豚,藏身在熱帶雨林區的參觀步道上。雖然民眾無法直接接觸動物,但是可以透過園內的雕像和公共藝術留下與動物的近距離紀念合影。大家來到動物園時不妨留意看看步道四周是不是有栩栩如生的動物雕塑在看著你?

臺北市立動物園配合各區主題的展示意象,於園內多處設置動物雕像,今(2024)年在熱帶雨林區的參觀步道,增設了大食蟻獸、樹獺、水豚等三種動物的雕塑點綴園區環境,讓民眾遊園時有種在轉角遇見動物的趣味與驚喜。在熱帶雨林區棕蜘蛛猴島旁的遊客步道,大食蟻獸造型的雕塑從植栽間探出頭來,身上還背著食蟻獸寶寶,模擬育幼的溫馨情景。一旁的灌木叢還可以發現樹上有雙眼睛正往步道望,原來是樹獺攀在樹幹上悄悄觀察路過的大家。向前走到黑吼猴的活動場附近,有群水豚親子雕塑呈現牠們在水中休憩的姿態,生動的模樣是民眾合照的熱門選擇。這些雕像「新夥伴」以南美洲熱帶雨林棲息的物種為主題,和動物園熱帶雨林區的環境與動物相互呼應,也讓遊客在參觀途中能親近合影。

臺北市立動物園內的動物雕塑向來深受民眾喜愛,尤其是大家熟悉的非洲動物區河馬廣場的河馬群,是陪伴許多人長大的童年回憶。企鵝館入口處的世界企鵝雕像群,不但有企鵝育雛的可愛景象,牠們腳下南半球地圖的形象,呈現世界各地企鵝分布的縮影。白犀牛活動場附近的犀牛寶寶雕塑,則是以非洲「犀牛孤兒院」故事為背景,象徵這個非營利機構專門收容失去庇護、受到生存威脅的犀牛寶寶,希望以此形象吸引大眾關注保育訊息。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