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施打類固醇將增加嬰兒嚴重感染風險

(圖片取材自Pixabay網站)
*調查顯示台灣約3成孕媽咪缺乏維生素D,國民健康署提醒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準媽咪,要適度日曬並且注意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讓媽媽寶寶身體都健康。。(圖片取材自Pixabay網站)

記者溫沛晴/綜合報導

類固醇因為被發現在自體免疫疾病有驚奇療效被俗稱為「美國仙丹」,是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一種藥物。然而除了月亮臉、水牛肩等外表副作用症狀,過去研究證實長期服用類固醇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因此臨床醫師開立類固醇藥物時多會謹慎以對,民眾無須過度擔心。而近期研究也發現,短期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天數小於或等於14天)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與心臟衰竭的風險。

過去研究證實有早產跡象的孕婦施打類固醇以加速胎兒肺部成熟,可以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率,但目前並不清楚孕婦產前施打類固醇對其子女的影響。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姚宗杰醫師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國立台北大學統計所張升懋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洪秀梅副教授及美國哈佛大學陳安安講座副教授合作,針對懷孕期間施打類固醇的安全性進行探究與分析。研究發現,孕期施打類固醇會增加其子女出生第一年內發生需住院之嚴重感染的風險。本研究成果已於今(112)年8月發表於國際權威綜合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該期刊最新影響指數高達107.7分,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權威期刊之一。

研究團隊利用世代研究法(cohort method)分析衛生福利部資料科學加值中心的巨量健康資料,探討婦女在懷孕期間施打類固醇與其子女出生第一年內產生嚴重感染之間的關聯性。在2008年至2019年間共約196萬對母嬰中,有約4萬5千位孕婦曾於孕期施打類固醇。研究結果顯示,孕婦在產前施打類固醇,嬰兒出生第一年內產生任一嚴重感染的風險較未施打類固醇者高出1.24倍;分析特定感染症發現敗血症高出1.52倍、肺炎高出1.22倍和急性腸胃炎高出1.35倍。進一步分析發現,產前施打類固醇對早產兒與足月兒都有增加嚴重感染的風險。

根據2020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Raikkonen博士團隊的研究指出,婦女於懷孕期間使用類固醇,會增加其子女精神和行為障礙的可能風險。本研究結果進一步指出孕期使用類固醇會增加其子女出生後一年內嚴重感染的風險。姚醫師與蔡研究員提醒,有早產跡象的孕婦於產前施打類固醇雖可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率,然而類固醇會透過母體影響胎兒,對嬰兒仍存有潛在的疾病風險,建議臨床醫師針對孕期婦女開立類固醇藥物時需謹慎評估,孕婦如有使用類固醇藥物的疑慮應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以確保用藥安全。

林口長庚醫院陳建宗院長表示,長庚醫院支持醫學研究向來不遺餘力,今天這篇研究是林口長庚醫院第一篇登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且擔任主要作者的原著論文,未來林口長庚醫院將持續深化與國衛院的學術研究合作,攜手共創雙贏。國衛院司徒惠康院長表示,在現今社會少子化的衝擊下,優化孕婦與嬰兒的醫療與用藥安全一直是國衛院關注的課題,期望這個研究在臨床上對於孕婦與嬰兒的照護有所助益,也將持續與林口長庚醫院一起為國民健康福祉努力。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3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รื้อ
รื้อ
1 month ago

วิศวกรตรวจสอบความปลอดภัยก่อนเริ่มรื้อถอน

รื้อบ้าน
รื้อบ้าน
1 month ago

ทีมรื้อถอนกำลังเคลียร์พื้นที่เพื่อสร้างห้างสรรพสินค้าใหม่

รื้อถอน
รื้อถอน
1 month ago

รื้อถอนโรงงานเก่าเป็นการเปิดพื้นที่สำหรับโครงการพลังงานสะอา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