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攻「一帶一路」陷各國財政困境 陸提解方:發展製造業

「一帶一路」十週年之際,有些未開發國家因此陷債務及財赤危機,但也有些建設受到矚目,如印尼9月完工的「雅萬高鐵」。圖/新華社
「一帶一路」十週年之際,有些未開發國家因此陷債務及財赤危機,但也有些建設受到矚目,如印尼9月完工的「雅萬高鐵」。圖/新華社

記者邢雲/綜合報導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今(17日)明兩日在北京召開,但近年西媒借義大利考慮不再續約「一帶一路」協定、部分國家陷「債務困境」等問題,提出唱衰「一帶一路」,其中很多邏輯和「唱衰中國經濟」雷同。但細究發現,有些論調似違基本常識,為此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郭杰振提解方說,幫助「一帶一路」國家破解財赤和債務,就等於掌握打開「一帶一路」的密碼。

疫情之下,政府「財政赤字」已成全球性問題。其實早在疫情前,赤字財政就已在多數已開發國家存在,即使在中國也存在赤字財政。赤字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癥結在於政府債務規模和還款能力。從政府公共預算看,稅收是還本付息的主要來源。

但在赤字財政積重難返下,以稅收還本付息就成為無稽之談。面對這一難題,已開發國家憑藉相對完善的金融體系,依然可實行「借新還舊」的策略維持赤字財政,世界銀行公佈2021年OECD國家中央政府債務占GDP平均比例,為122.3%。

以美國為例,2023財年赤字1.52兆美元,與當年聯邦財政收入比是1:2.6。即使2023財年這3.97兆美元財政收入中,還要固定抽出6300億美元,用於償付33.5兆國債利息。這麼垃圾的報表,卻仍能憑藉國家信譽大舉舉債,單單2023年Q3美國財政部就增發1.007兆美元國債,且Q4要繼續增發8520億美元國債。英、法、義大利等國均如此。

「一帶一路」協助許多開發中國家建設,圖為北京和斯里蘭卡共建的「可倫坡港口城,顯星顯示7年來變化巨大。圖/新華社
「一帶一路」協助許多開發中國家建設,圖為北京和斯里蘭卡共建的「可倫坡港口城,顯星顯示7年來變化巨大。圖/新華社

但對廣大「一帶一路」國家、尤其尚未工業化國家而言,這套路就玩不轉了。他們賴以還債的只有資源,即石油和礦產。即使對波札那這樣連續增長40多年的非洲國家,財政還是嚴重依賴礦石收入。2022-23財年,來自礦石收入占該國財政收入比例35.36%,疫情衝擊下波札那也出現嚴重財赤問題。一旦遭遇主權債務危機,連希臘都難逃被國際資本洗劫命運,何況這些「一帶一路」沿線的南方國家。

郭杰振認為,以資源還債有兩個風險:一是資源定價不穩定,且以資源還債時普遍會面臨資產打折扣。以石油為例,疫情初期布倫特石油價格最低每桶15.98美元,俄烏戰爭卻把油價推高到每桶139.13美元。為切斷俄羅斯石油外匯,美國總統拜登在100美元以上時,宣佈釋放政府石油儲備,打壓石油價格,石油價格最低回到70.12美元,美政府在70多美元時宣佈填補釋放的石油儲備,單單高價釋放石油儲備、低價填補儲備這一操作,美國政府就可賺多少差價。但俄羅斯、OPEC等廣大石油國家卻要承受過山車式價格衝擊,俄羅斯甚至還面臨國際制裁。有此一例,誰還會相信美國和國際資本會允許發展中國家以高價抵償債務?

二是不可持續,只有資源豐富的國家才能憑藉賣資源還債、並節餘部分資金用於發展經濟,但多數國家還是跳不出主權債務持續累積的困境,最後結果是資源沒了、債還存在。典型例子是未富先衰,看看經濟學文獻裡對「荷蘭病」的研究就知道,此處不再枚舉。

總體來看,以資源解決財赤或債務問題只能收一時之效,卻非長遠之計。「一帶一路」國家需另尋他路。郭杰振提出的解方是,想增加政府收入,就發展製造業。

郭杰振說,對少數戰略性資源豐富的小國而言,大宗產品價格上漲時,突擊性賣出資源或可解燃眉之急,但一旦大宗產品價格回落,依靠賣資源還債就又被封堵,還是會陷入長久的赤字財政不可自拔。因此,解決赤字財政,最終還是要從穩定且可持續增長的稅收上下功夫。

所有產業中製造業稅收最穩定的,以中國為例,企業需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部分企業需繳納消費稅、城建稅、教育稅附加等。在2021年國家稅收收入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分列三甲,分別是6.35兆(人民幣,下同)、4.2兆、1.399兆。

其中,服務業稅收又高於製造業,製造業毛利不僅來自價格,且可能來自生產本身,如隨著生產規模擴張,單位產品折舊與攤銷持續下降,繼而推高毛利。但對多數服務業而言,毛利只是單純來自價格提升,而價格背後是貨幣和消費能力,對金融系統漏洞百出的廣大未開發國家而言,依靠服務業增加稅收無異緣木求魚。製造業不夠堅實時直接發展服務業,結果是什麼?看看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1990年以來的遭遇就知道了。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從衛星視野看,10年來變化確實不小。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