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協議叩關,其中,三十萬美金就能投資台灣美容美髮業的「低門檻」,除了引發移民門檻降低的疑慮,更衝擊國內幾佔九成的美容美髮個體戶。
對此,在台灣美髮界素有「祖師爺」之稱的房治林認為,台灣美髮業歷經英、日、韓品牌的衝擊,在技術與服務上是佔據優勢的,接下來,如何透過合縱連橫,並往基礎紮根,是當務之急。
「有
愛,變更美」,來自台灣各地一萬六千份愛心,讓許多癌友美麗變髮的故事,是二○一一年,小林髮廊和癌症希望協會合作的公益活動,總計共募得一萬六千束髮束,二〇一二年,小林髮廊更發起募款活動,將這些髮束製成假髮,造福五千多名癌友。
這個捐髮活動,是近年來小林髮廊在公益活動的經典案例之一,除此之外,中輟生輔導升學、原住民輔導專案及各種社會急難救助,更是維持多年的常態性活動。能匯聚這麼多善的資源,除了受惠於小林髮廊在全台都會與鄉鎮的超高滲透率,在全台連鎖美髮業中居冠的來客率,亦是每次活動都能引起廣泛迴響的主因。
今年,小林髮廊在台正式邁入第四十個年頭。由於對服務的重視,與現代簡潔的裝潢,加上「小林」的品牌名,讓許多人誤以為這是一家日商連鎖品牌。
「小林是我年輕時的外號啦。」房治林說明,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是一種對企業的負責,而一開始就命名為「髮廊」,則是期許在自己的用心經營下,能成為名副其實的「髮型藝術走廊」。
這是民國六十六年,房治林在台北東區成立小林髮廊時,就確立的想法。房治林說,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民國六、七〇年代,美髮業普遍給人「不入流」的印象,「主要還是因為美髮業給人不透明、技術門檻不高的感覺。」
為此,房治林遠赴英國沙宣學院學藝,並將所見所聞帶回台灣,引發一場改革活動。常跟年輕的同仁分享,他當初可是帶著泡麵到英國學剪髮技術,現在大家可以在公司的安排下,利用假日上課、精進技藝,應該要多把握。
改革
會這麼重視教育訓練,和房治林年輕時的學藝經驗有關。民國四十七年從大陸來台的他,為了求生存,十幾歲的房治林只能跟著一位上海師傅學剪頭髮,謀得一技之長。
「當時的美髮業都是師徒制,講白一點就是打罵教育,一般學徒至少要學滿三年六個月才算『出師』,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幫老闆打雜、處理私事。如果遇到不肯教、或不懂得教人的師傅,就只能『偷師』。」房治林說。
房治林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成的設計師兼老闆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客人則只能得「碰運氣」,也難怪社會對從事美髮業的人會缺乏敬意。
就因有感於當時美髮業閉門造車的封閉,房治林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業,成立了「二十創意公司」,對台灣美髮業展開一連串的改革運動。除了推動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檢核考試,更積極編審教材,催生美容美髮職業學校。其後,援引自製造業的「建教制度」,亦為六、七○年代蓬勃發展的美髮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力軍。
九成設計師入股
教育訓練做得比誰都快、都積極,但在經營版圖的擴張上,房治林卻比誰都還來得謹慎。
民國七○年代,小林髮廊以個位數的直營店,謹慎為公司制度與人才養成打底,八〇年代,一度將開放的加盟的店家轉為自營,進行整頓與改組,直到民國八十九年家數才首度破百,穩步成長成現今三百八十家的規模。
因為馬步蹲得穩,加上房治林以「真善美」為企業理念,對內講求職業倫理、上下互尊互重,務求學長姐待實習生有如家人,更持續不斷以服務弱勢團體的義剪活動,與各種獎助學金的贊助方案,並定期舉辦設計大賽,鼓勵員工進修,讓小林髮廊各分店都能凝聚和善與進取的氛圍,並得以在各社區深耕,使得小林髮廊的來客率,常年在連鎖髮型沙龍中一直是數一數二。
現年高齡七十一歲,許多公司業務都已交給小林髮廊總管理處打理,呈現半退休狀態的房治林,唯一無法放下的,就是國內人才逐漸短缺的問題。
房治林感嘆,十二年國教一開始,美髮院和職業學校都開始鬧人才荒,建教生名額不足,成為各連鎖美髮沙龍最頭痛的問題。
為此,房治林將訓練時間縮短為八個月,學成就可以轉設計師,在店內工作三個月到半年後,如果可堪造就,就有機會簽下合約,享受總公司的訓練資源,甚至可能外派到英國深造,或到海外分店去歷練。
「要留住人才,就要給他們舞台,是房董最常對各級主管耳提面命的。」小林髮廊總管理處副總經理陳德生說。目前陳德生不僅是房董最倚重的左右手,更是關係企業彩登599、魅力999的執行長、禾林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並身兼台北市美容美髮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陳德生解釋,小林髮廊從民國七○年代就開放設計師入股,目前有九成以上的設計師都是公司股東,每季分紅都相當可觀,讓設計師成為小林髮廊真正的事業伙伴。
加上不採「世襲制」,而將全省分店分成七大事業部,交由專業經理人打理的管理模式,也讓小林髮廊各分區得以因地制宜擁有不同的定價策略與優惠方案,並和內部形成微妙的競和關係,合起來卻又是一支品牌力強大的聯合艦隊。
跨品牌的合縱連橫
就因為小林髮廊長期以來的優勢,來自於直營店對技術與服務品質的嚴格要求,加上設計師入股的內部創業型態,讓小林髮廊每跨出一步,都分外謹慎小心。
以台灣目前美容美髮業近三萬家,小型工作室與個體戶比例高達九成的市場現況,開放加盟,甚至與中小型連鎖品牌合縱連橫,是擴大市場規模的最快方式,小林髮廊卻是到近年,才開始與小型連鎖體系彩登髮廊合作。
陳德生坦承,為了因應市場的競爭與變化,導入多品牌發展,與多角化經營,是必然的。但因為加盟者對於組織的向心力與忠誠度,並非短期內可以達到,如果不是和現有客群有所區隔,只為合併而合併,在全台主要都會區內連鎖髮廊已非常密集的情況下,有時可能不蒙其利,反受其害。
小林髮廊之所以選擇彩登,主要是因彩登品牌形象更年輕,合併後發展出彩登599、魅力999等兩個品牌,也將以清楚的價格定位,搶攻更年輕的消費族群。
「在新品牌的急速擴張期,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的發展,與人才的培養。為了確保總公司提供完整的教育系統及招募系統,兩年前我們還成立了『禾林管理顧問公司』。」而禾林的任務,就是培育現場技術人員,並提升既有主管的管理能力,並計畫性的培育現場主管,以便能夠快速展店。
除此之外,小林髮廊更展開「黃金十年計畫」,在大亞洲經濟圈的框架下,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發展第二品牌,目前新馬兩地除了原有品牌的二十家門市,第二品牌目前也已累積五十家分店,在大陸地區更輔導達四十八家。
陳德生說,就像小林髮廊過去在台灣的佈局,前期重於品牌形象的確立,中期調整在各區分佈的最適比例、人員培訓與客戶服務問題,穩定後才開始大幅展店。小林髮廊在海外的佈局,目前也已進展到中後期的成熟階段。
技術創新,價值傳統
「台灣的服務業,在技術上已經很有競爭力了,但在服務的『內涵』上,還是要從傳統的倫理道德去求。」陳德生以小林髮廊運用網路團購、手機app、臉書經營等作法,說明在台灣做服務業,只要有心去做,可以運用的資通訊的工具其實是很豐富的。
以小林髮廊的粉絲團為例,定期發佈的「流行情報站」、「維基百科站」,從最新的髮型趨勢,及髮型與服裝的搭配,到一般設計師沒告訴你的染前注意事項,都是深化小林品牌印象的最佳利器。
「但把人拉進來後,如果沒有很好的服務,等於又把客人一個個推出去,那就是很可惜的一件事。」陳德生說。
走過四十年,從一趟英國沙宣學院的學藝之旅,開啟的一連串改革,不但改寫了美髮業乃至台灣服務業的面貌,也讓小林髮廊以實務經驗,複刻了每個時代最新的經營管理哲學,這也讓小林髮廊的下一步,分外引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