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 國際扶輪首位台籍社長黃其光

獨家報導文:鄭光乾|攝影:呂家慶 

美國芝加哥艾文斯頓市(Evanston)國際扶輪總社大樓前,一百八十多面國旗組成的旗海旗幟飄揚,儼然是一個小型聯合國。而今年(二○一四)七月,隨著國際扶輪二○一四~一五總社長黃其光上任,代表台灣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將樹立在所有旗幟之前,為台灣活躍於國際舞台,樹立重要指標。

身為亞洲第三位、台灣百年來首位扶輪總社長,黃其光身兼「二○一五年要讓小兒麻痺症在全球銷聲匿跡」,以及推動中文成為國際扶輪第八官方語言等重大任務,卻只有短短一年的時間。這位被扶輪社友譽為「台灣扶輪之父」,在產業界擁有「點子王」之稱的慈善事業家將如何佈局,這一刻,全世界都在看!

曆年將至,身為國際扶輪「準當選人」的黃其光,行程卻仍滿檔。從以色列、尼泊爾、印度到美國,十四個月來,黃其光訪問的里程數足可繞地球三圈,連難得的農曆假期,也只能撥出兩天的時間給台灣家人。

「畢竟,總社長的任期只有一年,卻有太多值得做的事,我們沒有停下來的理由。」黃其光說著,臉上絲毫不因滿檔行程顯露出任何疲態。

崛起

黃其光口中「值得做的事」,包含國際扶輪自一九八五年開始推動的「小兒麻痺症根除與防治工作(Poliomy-elitis eradication)」,從全球一百六十七個國家平均每天有兩三千件案例發生,到如今一年不到三百件,且只剩阿富汗、奈及利亞與巴基斯坦等三個國家還存在小兒麻痺症。國際扶輪前後共捐獻超過八億五千多萬美金,花了二十七年,而預計達到讓小兒麻痺症在全球消失的二○一五年,就在黃其光的任內。

身為亞洲第三位,也是華人中首位出任國際扶輪總社長,黃其光卻謙稱,這不是自己的功勞。

黃其光指出,二○○九年總社長由韓國拿下,二○一二年日本在暌違三十年後再次出現國際扶輪總社長,主要受惠於近年歐美地區扶輪社員衰退,亞洲反而快速成長百分之三十五的成績,讓國際扶輪看到無論在經濟活動或慈善方面,「亞勢力」都不容小覷。

「台灣雖然只有兩萬三千多位社友,在全世界排名第十三,但因為成員都是事業有成,且具影響力的慈善企業家,讓台灣扶輪社的捐款數位居全球第六,二十多年來已累積超過五千三百多萬美元。其中,超過二十五萬美元的捐款人數,更僅次於美國,名列全世界第二。」黃其光解釋,捐款金額並非重點,但從屢次國際重大災難,台灣人的愛心與捐款從來不落人後,其實已為台灣贏得許多關注。

但既然有幸身為首位台籍總社長,如何增加台灣的能見度,自然是他任內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為此,黃其光自二〇一三年年中就開始推動「社友成長計畫」,就是為了讓台灣扶輪社的規模,從現有的兩萬三千名社友,增加到四萬人。

「目前看來成效不錯,尤其是在我們打破性別與年齡的傳統觀念後,許多社友的成年寶眷,如先生、太太、兄弟姊妹、兒女都紛紛加入這個大家庭,也讓許多扶輪社友可以舉家一起從事更多服務。」黃其光說。

由於黃其光截至一九八二年,一共在台灣輔導十六個新社成立,一九八六年任港澳台地區總監輔導過十九個新社的紀錄,在國際間沒有幾人能做到,這項紀錄還是直到去年(二○一三年)才由台灣社友打破,所以讓扶輪社友對黃其光的社友倍增計畫,都信心滿滿。

倍增

黃其光在台灣推動「社友倍增計畫」,背後其實還有個更遠大的目標。

「在目國際扶輪社的七種官方語言中,華文仍被摒除在外,所以推動華文成為第八種官方語言,是我們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

之所以設定為「華文」,而不特別強調繁體中文,或許是因為,曾歷任中國大陸扶輪擴展委員會委員及國際扶輪世界事務委員會主委的黃其光,深知在兩岸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唯有透過軟性訴求,以服務交換和相互理解的前提,才能推動許多過去窒礙難行的事務。

處理兩岸事務手法圓融,卻不代表黃其光在台灣主權上有任何讓步。

從開始活躍於國際扶輪事務,只要看到國際會場沒有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必定會向主辦單位反應,如果主辦單位無法做到,黃其光一定力求其他國家也和台灣一模一樣,一律改成以會旗、會歌代表,以示公平。到後來,黃其光甚至隨身會帶一面國旗,以備不時之需。

黃其光認為,爭取華文成為扶輪官方語言,是因為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與生活的代表,而不只是溝通的一種工具而已。

黃其光語重心長地說,過去亞洲因為人數較少,語文溝通能力受限,連帶也影響亞洲人在國際扶輪社務的參與度。因此,獲選總社長後,為了促進扶輪社友間的溝通,黃其光也提出在國際扶輪社的會議上,應該讓各國的代表都能透過翻譯員,以英語精準的表達出意見,並透過國際扶輪的多元活動,讓各國的文化傳統得以展現。

B咖

從在主權問題上以堅定原則、軟性訴求,在語言上兼顧文化意涵與溝通實務,黃其光之所以能擊敗眾人,執掌亞勢力崛起後的國際扶輪社,和他一貫「找方法,不找藉口」的做事態度有關。

從一九七六年加入扶輪社,已有三十八年老經歷的黃其光,由於對扶輪社務的投入,幾乎是「扶輪擺第一,事業擺第二」。

事實上,黃其光在保險與保全的專業領域,也是戰功彪炳。身為台灣知名保險界大老黃秉心的兒子,擁有留美保險碩士學位的黃其光也堪稱「虎父無犬子」,除了曾擔任「新光保全」董事長、「華僑產物保險」總經理、「聯安保全」董事長,在華僑產物保險任內,更將華僑從業界排名倒數第二,一舉提升到全台業績第二。

在專業領域上有如此傑出表現,是因為黃其光始終秉持:「保險就是人群相互關懷、相互幫助的一種表現。」

也因為看待人與人的關係,始終以關懷出發,讓黃其光累積的人脈總是特別「鐵」。和學生時代就認識的新光董事長吳東進、聯合報系發行人王必立、國齊實業董事長洪敏昌、麗嬰房董事長林泰生所組成的「五雞會」,情誼三四十年不減。從剛開始加入扶輪社,黃其光在舞台上插科打諢、帶動氣氛的身影,也不曾因為逐漸位居要職而消失。

黃其光笑著說,這是因為從中學開始,自己就是公認的「活動咖」,從田徑社、籃球隊、班聯會到大小會議的司儀,自己就像是一個閒不下來的過動兒。記得一次因為社團沒有經費請表演團體,他突發奇想找到找幾個壯碩的男社員,穿著小蓬裙表演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讓社員表演時贏得滿堂暴烈掌聲,也讓他從此對辦活動的樂趣更加食髓知味。

所以加入扶輪社後,覺得這樣的服務性社團,簡直就是天生為自己而設的,只要有人需要他,不管是婚禮缺少司儀、活動需要主持人、餐會要招待,只要有人點名,他幾乎每場必到,也不吝於自娛娛人。

「當B咖,學到的反而最多、最快。」就因為對於各種大小差事來者不拒,讓黃其光在廣結善緣同時,也為自己蓄積更多元的能力。

從保險、保全業裡服務無數客戶的菁英經理人,到因扶輪社走遍世界各地,黃其光最大的感觸是,「如果有人覺得台灣不好,真的應該多到國外去走走。」

黃其光認為,台灣不只是個美麗的寶島,擁有好山好水,善良的人文風俗、通達的交通、良好的治安、生活的便利,都是很大的優勢。其中,新聞媒體或許也該負很大的責任,因為用太多對立的語言,任由政治人物毫無顧忌把媒體當發聲筒,這樣對台灣真的好嗎?

話雖如此,黃其光仍認為,台灣民間的力量,尤其是善的力量,還是很驚人的,除了台灣扶輪社友的捐款是其一,從九二一地震、南亞大海嘯、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到桑迪颶風等,台灣人的捐款與援助也總是不落人後。

「透過各種社會服務、賑災救難,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與地區,透過實際行動激發各界人道救濟的精神,為弱勢者造福,才是扶輪社的終極目標。」黃其光微笑說著,堅毅的表情卻是無比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