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創投業累積超過十年經驗的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蘇拾忠,先後當過股東、董事、監察人,論專業可算是國內創投精英之一,但鮮為人知的卻是這些光芒的背後,是他賠上四千萬身家,所換來的寶貴經驗……
現年五十六歲的蘇拾忠,當年台大農工系機械組畢業後,卻沒有學以致用進入農業領域,反而在退伍後進入媒體擔任記者,在當時可以說是相當異類。蘇拾忠笑說,大三時他自覺好像比較適合當老師與記者,所以退伍後就進入工商時報工作,之後升任召集人,同時考上政大企研所。
媒體人轉戰創投
回憶當初從媒體轉戰創投界的因緣際會,蘇拾忠說,政大企研所畢業後,他轉進商業周刊,從主編一路升任到總編輯並兼任總主筆。當時他寫了一篇科技業與創投業不長進的分析報導,結果引起創投教父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的注意,並約他深談改進之道。
「我那時用功研讀許多創投文章,再與柯文昌談創投的展望與改革。當時正要成立台北市創投公會的柯文昌,就極力邀我到公會當總幹事。」蘇拾忠指出柯文昌展現強大的包容力,除了答應給他跟商業周刊相同的薪水外,還准他可以兼差。「當時我最多曾在一段時間內接了十五個兼職,如幫立委寫稿、當顧問、兼課等。」蘇拾忠說。
個性擅長溝通,加上媒體記者經驗,讓他先後擔任台北市創投公會總幹事與中華民國創投公會秘書長等職務,且多有所建樹,例如結合立委為國內創投業者爭取到投資抵減稅金,以及運用媒體博取版面,提高創投公會知名度,增加十倍的會員加入公會。
蘇拾忠指出,「當年創投業者在稅務上享有投資抵減優惠,但卻連續三年發生投資抵減無法扣抵的情況。」站在公會為會員服務的立場,他運用以往在媒體的交情,商請立委助理幫忙,奔走賦稅署、國稅局坐下來協商溝通,經過一番斡旋後,圓滿解決投資抵減問題,讓所有創投業者可以享有這項優惠。
因為他為創投業者爭取到至少每年數百萬元的投資抵減,讓許多創投業者陸續加入公會,因為對創投業者來說,繳一年五萬元的會費,可以獲得每年數百萬元的投資抵減,怎麼算都划算;加上他又經常舉辦國內外參觀訪問及媒合會,為創投業者找目標,讓加入公會的會員家數,從二十二家快速成長到二百二十家,入會費收入與會員增加十倍。他又充分利用媒體人特質,成功攻佔媒體版面,也讓創投公會能見度大增。
此刻,蘇拾忠心想,自己在創投業領過高薪,當過股東、董事、監察人;投資也操作過了,當初投資易遊網(ezTravel)約五百多萬元,最後以每股六十多元的價格出售,淨賺六倍,進帳三千多萬元,加上又當過金鼎證券、建邦顧問副總經理、建邦創投、龍捲風科技總經理;以及擁有媒體經驗,相當了解數位內容產業;在詳細自我盤點過資歷後,他信心滿滿走上自己創業之路。
一堂創業課四千萬元
當時他意氣風發創立米逗數位音樂,目標是建構新的數位平台,提供包括單曲下載服務等多樣化的數位音樂。想不到以前常審查別人商業計畫書、糾正別人錯誤的自己,竟然會因為這項創業而慘賠四千萬元,甚至一度沮喪到想死。
事後他自我檢討,發現自己雖創意十足,但個性還是比較適合當幕僚,做研究分析與給建議,並不適合當老闆。而這個慘痛教訓,讓他認清了自己,並於二○○八年十月,重新再踏入已離開十年的中華民國創投公會辦公室,回鍋再擔任祕書長一職。雖然職銜與二十年前相同,但人事已非,卻不減他對這個職務的熱愛,對他來說,這職務駕輕就熟,勝任愉快。
對於國內創投業的大環境,蘇拾忠觀察深刻的說,台灣產業創新有幾項大缺失,如投資抵減取消、技術股課稅、天使基金投資環境欠佳、政府執行效率太慢等,而其中影響最大的,首推技術股課稅。他強調,這項政策任誰都無法歡天喜地的創新創業。政府合理的做法應該是等技術股變現或移轉時再課所得稅,以財稅領域的用詞就是「技術股緩課」。
他再舉例指出,如立法院修正生物新藥發展條例,就單獨訂定生物新藥產業技術股緩課規定,對生物新藥研發創業是好事;但為何只鼓勵生物新藥產業創新創業,何以獨厚生物新藥。他不明白問題是出在財政部、經濟部還是立法院?難道是要讓創投資金都湧向生技新藥,削弱其他初創事業的投資嗎?這也包括政府所鼓勵的文創產業、農業等,都因此不易獲得應有的資金。
修法優化國內投資環境
蘇拾忠建言,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修正「產業創新條例」,明訂所有技術股一律緩課,這個作法可一次解決,一體適用;更有效的辦法是,誰起的頭,就由誰來收尾,例如由財政部國稅局修改解釋令,直接規定技術股緩課,免立法,免部會爭執,成為真正讓人民有感的政策。
針對提升創業環境,他補充建議再推「創業三免」,主要內容包括,一、緩課是「免」併入當年度所得稅計算;二、既然是技術股,當然要「免」驗資,三、目前要免驗資需找鑑價公司鑑價,但技術股的價值只影響到股東,所以當全體股東同意時,技術股應「免」鑑價。如此,才能為台灣產業帶來更理想的創業環境!
回首來時路,蘇拾忠感謝女兒在創業失敗大賠之際,當時就讀台大外文系的女兒對他說:「爸爸,你將我打算用來出國求學的經費都輸光了!」話雖如此,但女兒卻沒有半句怨言,她放棄全額獎學金,改唸國內研究所,後來,還是順利到英國深造;而他太太則是永遠支持他,不離不棄,讓他十分感激。目前他的負債已幾乎償完,雖然歷經大挫折,但至少現在還能重回最熱愛的職務,已自覺十分幸運了。
如今,蘇拾忠益加珍惜現在的工作,每天都早早去上班,以最佳的狀態去面對許多公會的任務,包括與政府、業者開會溝通。但不管他有多忙,總會利用時間運動,以前是登山,現在則是利用上班、中午休息、下班等時段,從一樓爬到十樓健身,要以最佳的體力,來服務他最熱愛的創投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