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台北地檢署偵辦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所涉京華城等案,因鏡週刊報導偵查內容鉅細靡遺,連民間司改會都提出偵查不公開9問,前駐日代表謝長廷更質疑貪污犯罪的定罪率低,檢察總長邢泰釗今(31)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表示,偵查不公開牽涉知道的人太多,包括律師、當事人、證人、法官,所以要查真的是相當的困難,不過,可以引進外部評鑑,督導偵查不公開;至於日本的定罪率高,主要是國情不同,日本自白率高,所以定罪率也就因此提高。
邢泰釗表示,偵查不公開的問題早期更嚴重,甚至有一些涉及女性的暴力,或者是性侵案件,連照片都會流出來,不可思議到極點。近幾年其實有進步,洩漏隱私的照片,現在少了很多,但是偵查不公開在這一部分的確有很多問題。
邢泰釗說,這必須由制度面及「人」的問題來檢討,台灣是個法治化的國家,尤其很多事情在程序上是由法院來指揮,所以偵查的資料裡面,其實牽涉很多人,檢察官有,包括司法警察機關、調查局,警察、海巡署也都有;法院開庭的時候,可能法警也會聽到;換言之,掌握到偵查不公開資料的人很多,所以一定說是檢察官,這未必公允。
至於「人」的問題,邢泰釗指出,在辦案子的時候,檢察官本身的心態是怎麼樣?這個很重要,檢察官是不是1個成熟的司法人員,還是想要利用這個來牟利,或增加一些知名度、曝光度?這跟檢察官人格的成熟與否,還有對職業的道德倫理都有關係,簡單講就是人的素質。
邢泰釗說,不單是台灣,美國訂了很多的法律來保護偵查不公開,保護個人隱私,也有洩密罪,但是,美國想去調查洩密的案子,跟台灣一樣,也是查不出來;這方面日本就少很多,在與日本的檢察官交流中,他們對於偵查不公開的問題,在日本基本上都很嚴謹,就是由發言人負責,所以日本這方面的確顯露出來就比較少。
邢泰釗指出,如果每1個掌握到這些資訊的人,都能夠很尊重自己的專業,很尊重自己的倫理,很珍惜自己這份工作的價值,就不會有「偵查不公開」的問題,自己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偵查不公開就越浮濫,人的素質方面,需要自我期許。
至於制度方面,邢泰釗說,美國的偵查保密法就非常好,可以參考,偵查不公開督導的機制應該納入外部委員來參與,就是讓民眾來參與,而不是自己在做評鑑,可以請聲名卓著很有公信力的律師,或是專業人士來參與調查。邢泰釗強調,陽光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劑。
針對前日本大使謝長廷認為,台灣政治人物貪污罪定罪率,與日本相比相對低,邢泰釗說,「日本的定罪率比台灣高,與社會環境不同有關」,以前台大教授王兆鵬到日本法院旁聽,驚訝日本的自白率那麼高,就是被告都承認了;根據統計,王兆鵬去旁聽時,日本的犯罪自白率超過90%,直到2023年仍有87.2%,因為自白率高,相對日本的檢察官如果起訴,在證據的要求上也比較清楚,日本的法官因此判決率也高,定罪率也高。
邢泰釗指出,反觀台灣,很多被告都否認,不但否認,有的承認到最後還要翻供,這個實在也不知道該說台灣人特別聰明?還是說民族性不同?這樣的確檢察官的辦案難度相對比較高。事實上檢察機關也不斷在努力,從貪瀆案定罪率來看,2020年是87.3%,到2021年是94.4%,到了2022年就是94.2%, 2023年的時候是98.8%,貪瀆到2024年是97.7%。
邢泰釗承認,過去1、20年前確實非常低,例如圖利罪只有50%幾,這幾年經過努力都慢慢都在提高了;當然數字上提高不敢講公信力就更好,但的確是應該比以前有進步,「這是沒有終止的,大家要不斷的自我鞭策」。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吹哨者再爆新料四接環評有土污 彭啓明指環境部次長已組小組查明、政風介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