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2026九合一縣市長選舉雖然明年底才會投票,但有志者目前都陸續起跑,各陣營開始部屬路線及人馬,北北基桃是否能繼續連任或成功交棒,各界都在觀望,尤其首都台北市長蔣萬安是否能突破上一屆票數,其施政成果與面對的挑戰備受各界關注。
點評蔣萬安任內推動的政策,「都更8箭」推出後成效相當顯著,透過「公私協力」、「加速審議」及「提供獎勳」等多元策略,都市更新案件已破千件。此外,財政管理方面也有所改善,市府已成功減債逾169億元,人均負債降低至2.6萬元。
在社會福利領域,蔣萬安推出「幸福住宅」專案,透過租屋補貼及提高生育獎勵金,有效提高了生育率,使北市成為2024年6都中唯一新生兒數量正成長的城市。此外,台北市府積極提升食安政策,預計2025年起全面推行「生生喝鮮乳」計畫,中央政府做不到,由地方政府來做,提供學生健康飲品,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
藍營人士說,蔣萬安看似推動許多政策,但千萬要小心,任內遭遇多起嚴峻挑戰,例如大直民宅塌陷事件、幼兒園虐童案,以及食安風波等。他說,針對大直事件,蔣市長迅速介入處理,推動損鄰規則改革;面對虐童案,市長則公開致歉並承諾改革,加強兒童保護措施,因此市政團隊評價雖有待努力,市長本人形象並沒有受到太大打擊。
國民黨人士認為,相較於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蔣萬安在市政滿意度上有明顯提升;《天下雜誌》2024年縣市長滿意度調查指出,蔣萬安以64.2分居於前段班,而柯文哲於任期末期滿意度僅約53.8分。然而,市府內部員工滿意度調查中,蔣萬安成績僅高於柯文哲2016年得分,為歷年第二低,顯示內部治理仍有待加強。
該人士說,市民對蔣萬安施政觀感分歧,部分市民肯定其政績,市長滿意度自上任初期的39%提升至65%,但亦有部分市議員與市民認為蔣萬安的應變能力仍不足夠,期望未來能更加積極落實政策,進一步提升市民福祉與城市競爭力。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顏若芳則針對市府團隊人事安排及施政表現提出質疑,指出蔣萬安「僅憑聲量做事」,導致市政問題重重,造成民心崩壞。她說,市民對於食安、兒童安全及市政建設等方面感到不安,市府在處理相關問題時反應遲緩,僅在輿論壓力下才願意道歉。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林延鳳則指出,蔣萬安自就任2年半以來,民眾對於其政績根本無感,可見執政績效乏善可陳,最近更進行大量人力調動。她批評,蔣萬安在競選時提出許多美好願景,但執政迄今,市民仍面對各項老問題,並以南港轉運站的BOT工程案為例,指該工程嚴重落後原定進度,截至目前僅達成預定進度的34.7%,凸顯市府監督不力及施政無效率的問題。
林延鳳認為,蔣萬安一心只爲2026選舉布局,不以市政爲優先,她也提及公共安全事件頻傳,市府未能有效因應,例如中山北路樹木倒塌事故,造成騎士不幸罹難,這凸顯市政管理品質有待加強。她表示,眼看明年選舉即將到來,台北市府若不能儘速檢討改善,蔣萬安未來連任之路勢必會面臨挑戰。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詹為元則強調,蔣萬安市府團隊的市政成績有目共睹,各項施政表現穩定成長,民進黨與民眾黨議員的指責不過是為了選舉考量,試圖用口水戰術轉移市民焦點。
詹為元表示,蔣萬安市長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市政建設,包括都市更新案數量顯著增加、市府財政成功減債超過169億元、推動「幸福住宅」生育政策,讓台北成為六都唯一新生兒呈現正成長的城市,這些成績並非口號,而是有具體數據支持的成果,市民皆有感受。
對於綠營質疑市府公共安全問題,詹為元強調,無論是路樹養護、食安把關或幼兒安全議題,蔣市府均主動檢討制度,迅速回應民意。他指出,蔣萬安市長在大直民宅陷落事件等危機處理時,迅速啟動相關措施,保障市民權益,遠比過去柯文哲市府時代更加主動且有效率。
詹為元說,明顯是因明年選舉將至,刻意抹黑蔣市府的政績,試圖掩蓋自身政黨施政不力、缺乏願景的問題。他說,選舉應以政策辯論取代惡意抹黑,希望在野黨議員停止口水戰,回歸理性討論,共同為台北市政建設努力,這才是市民之福。
照片來源:匯流新聞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空污白皮書啟動4階段參與機制 彭啓明:每一步改善都錙銖必較
中午來開匯/談核電廠延役與SMR發展 彭啓明:除法規修正外有多重挑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