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長繭、息肉「啞成破鑼嗓子」 需要類固醇注射?醫師解惑

聲帶長繭、息肉「啞成破鑼嗓子」   需要類固醇注射?醫師解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聲帶長繭、聲帶息肉,是不少人聲音沙啞的元凶,新竹台大分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李自祥解惑,針對這類問題可在聲帶上施打類固醇來治療,但不少人都擔心會不會有全身性吸收或類固醇副作用?其實是過度擔心了,由於是局部注射且劑量很小,十分的安全。

門診就有一名28歲的女性,因職業關係需長時間說話,近期出現聲音沙啞的困惱,檢查發現聲帶長出一顆息肉,醫師建議住院全身麻醉手術處理,但她擔心全身麻醉的風險及工作請假不便,尋求第二意見。

李自祥說,門診內視鏡進一步檢查,發現女子的左側聲帶有顆出血性息肉,經討論後決定接受門診微創聲帶類固醇注射手術,術後二週回診再追蹤時,聲音已恢復正常,不再是沙啞的聲音,內視鏡檢查也發現聲帶息肉已完全消除了。

李自祥指出,聲音沙啞是門診病人常見的主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例如:不當或過度的使用聲音、感染、聲帶結節(長繭)、聲帶息肉、聲帶囊腫、聲帶萎縮及麻痺。

針對不同的聲帶問題,李自祥說,會施打不同的藥物來治療,例如長繭、息肉和囊腫等病灶,可在聲帶上施打類固醇來治療;若是聲帶麻痺或聲帶萎縮的問題,可以施打玻尿酸來增加聲帶體積,幫助聲帶閉合。

李自祥說,由於喉部是很敏感的器官,喉部或聲帶手術傳統上都必須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除了病人要承擔全身麻醉的風險外,也需要住院幾天,並有較高的醫療花費。而門診微創聲帶手術,藉由局部鼻腔及喉部麻醉減輕喉部的感覺和不適,注射時在鼻內視鏡的輔助下,針對聲帶病兆進行切除及類固醇注射,半小時內可以完成,休息過後無不適即可回家,但聲帶手術後須噤聲2天,使藥物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也讓聲帶充分的休息。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溫差大感冒好了怎還咳不停? 小心「慢性咳嗽」悄上身

長期酒癮傷大腦 研究:戒斷若冒「一症狀」更提高失智風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