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台灣加熱菸市場開放進度遲緩,相關健康風險評估始終未過關。有立委指出,目前各加熱菸品項皆卡在健康風險評估未通過的階段,而官方的說法是廠商的評估資料仍然不足,但業界流傳另一種說法,認為主管機關可能是在等待台灣菸酒公司等國內業者追上國際菸商,避免市場開放初期僅有少數外商受惠。據了解,加熱菸開放已進入最後關鍵階段,部分品項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通過審查。
一名不具名的立委表示,根據官方說法,各公司的健康風險評估資料尚未補齊,因此尚無品項通過;但坊間也流傳另一種說法,指主管機關可能正在等待國內菸商,例如台灣菸酒公司,趕上最有可能率先通過審核的前幾家外商公司,如菲利普莫里斯、傑太日煙、英美菸草等公司。他說,這樣才能避免市場開放後,僅有少數外商獨占,希望國內菸商或是公股公司也能擁有一定市佔率。
對於部分傳聞指稱政府遲遲未開放加熱菸,是因擔心影響傳統紙菸市場,該名立委則不認同,並指出許多加熱菸廠商的母公司同時也生產紙菸,加熱菸上市,市場一定有所消長,但整體應該影響有限。他舉例,台灣菸酒公司目前僅經營紙菸市場,正積極開發加熱菸產品,希望在開放前趕上競爭者,「有部分業者傾向延後開放,希望先維持現有的市場平衡」。
該名立委也提到,吸菸市場存在品牌忠誠度的問題,通常吸菸者都有習慣抽菸的品牌,可能抽A就會不習慣B,而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加熱菸品牌,如日本的 IQOS、韓國的相關品牌等,也已經建立一定的消費者基礎;此時開放,恐會讓外商搶佔先機,國產公司恐就難以與這些先行者競爭,才會有所謂的「陰謀論」指稱衛福部刻意卡關。
除了國內市場競爭,國際壓力也是推動開放的關鍵因素。另一名熟稔加熱菸議題的立委則透露,美國商會相當關心台灣加熱菸市場的進度,並在今年年初行政院長卓榮泰接見「美台商業協會」(USTBC)時,提出開放要求,甚至有傳言指出,美方曾施壓希望能在農曆年前開放,但最終由國健署否認該消息。
根據在國健署官網「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專區」內,菲利普莫里斯、傑太日煙、英美菸草等業者已經提出申請。據了解,近期國健署已召開專家會議,多數專家對於某些品項的風險數據表示可接受。因此,加熱菸開放已進入最後關鍵階段,部分品項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通過審查。
另一方面,據透露,國健署曾私下抱怨,部分菸商「很皮」,提交的健康風險評估資料並不完整,甚至刻意提供與申請產品不符的數據,並非政府真的有意阻擋。而對菸商來說,會這樣做的原因在於整體利益來看的話是沒有影響,「水貨跟市場貨進來,其實都是賺」。
只是加熱菸部分品項有望通過,但可想而知仍可能遭到反菸團體強烈反對。一名專家表示,反菸團體主張,無論是紙菸還是加熱菸,皆對健康有害,應持續限制菸品發展,尤其家長團體也擔憂,加熱菸外觀新穎且不產生濃厚煙霧,可能吸引青少年嘗試,恐怕會降低吸菸年齡。
此外,加熱菸主要爭議點在於,有可能會讓消費者誤以為其對健康危害較低,或是變成可以代替紙菸的戒菸管道,甚至美其名為「健康的菸」,進而促使更多人轉向吸食,但其實加熱菸還是有尼古丁的成分,都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
《CNEWS匯流新聞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政策曖昧2-1】加熱菸卡關近2年「合法卻買不到」? 矢板明夫憂:衛福部作法恐助長走私
【2026新北之戰2-2】黃國昌成選舉最大變數 藍營基層憂:恐讓60%民意再輸40%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