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政府訂「檳榔專法」 民團加喊:不賣未成年及孕婦、原住民不應豁免

挺政府訂「檳榔專法」   民團加喊:不賣未成年及孕婦、原住民不應豁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去年底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引發討論,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今(6)日召開記者會,表態支持政府立法補漏洞,強調台灣每年有超過3000多人因口腔癌喪命,要求政府在新法內能進一步加入三大主張,包括不賣未成年人及孕婦,原住民也不應有豁免條件。

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資料,國內平均每年有超過3000多人因口腔癌喪命,且每年新增罹癌人數亦高達8000多人。衛福部去年底正式預告要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上午召開記者會,聯盟主席韓良俊表示,2003年世衛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證實檳榔果實為一級致癌物,但2003年之後,政府部會間對檳榔定義的不同調,讓檳榔問題成為矛盾,缺乏有效管理,有些民眾甚至不知道此事,等到深受口腔癌傷害,人生卻已經不可能重來。

72歲、從事餐飲業的蔡維國就是一例,他出席記者會分享,自己48歲出現癌前病變,因為嚼食檳榔口腔纖維化導致嘴巴打不開,直到56歲牙齦反覆潰瘍才就醫,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歷經30個小時手術後才撿回一命,卻因外觀和口腔功能嚴重受損,喪失味覺終結了廚師職涯,一度長達2年自我封閉走不出來,直到擔任志工才慢慢轉念,強調「以前不知道嚼檳榔對健康不好,也錯過早期治療,不希望下一代重蹈我的覆轍!」

牙醫師公會副主委李楊鈞強調,國內每年約3000多人死於口腔癌,嚴重侵犯生產力族群,一個生命就影響一個家庭,但口腔癌是可以預防的,只要不接觸誘發因子!因為同時具有檳榔、菸、酒接觸史者,罹癌風險增加多達123倍。

李楊鈞說,口腔癌的前期病變有跡可尋,可以透過口腔癌篩檢在病灶惡化之前治療,但目前國人口腔癌篩檢率偏低,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30歲以上有嚼食檳榔民眾多達59%沒做過口腔篩檢,往往拖到出現嚴重疼痛、反覆潰瘍無法痊癒才就診,錯過最佳黃金治療時間,因此,要求專法應明確納入定期篩檢機制,加強提升篩檢與宣傳,才能真正的降低口腔癌死亡率。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提出三大主張,希望法案能納入:

一、草案應全面保護兒少及孕婦,不應有豁免條件。
二、應有專章列舉宣導、教育、篩檢及戒除等預防工作。
三、應明列經費來源確保各項防制工作及產業轉型都有穩定的經費得以推動前進。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坐月子期間想愛愛? 不用怕!醫教「四大關鍵」順利重開機

她「手麻舉不高」嚇到以為中風? 竟是過年大掃除後遺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