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部分負擔調漲一年 醫改會痛批「多付錢、就醫次數新高」政策失敗!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一年   醫改會痛批「多付錢、就醫次數新高」政策失敗!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一年   醫改會痛批「多付錢、就醫次數新高」政策失敗!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民眾的健保就醫部分負擔去年調漲,新制上路一年,健保署昨公布部分負擔實施一年後的初步結果與成效,看到數字後,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今(24)日批評,健保原想「以價制量」的效果沒有發生,民眾荷包雖扁了,門診負擔每年平均增加299元,但門診就醫次數卻是108年以來的新高。

為落實分級醫療、引導民眾正確就醫,健保去年7月1日起調整健保就醫部分負擔如下: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收取上限,由新台幣200元調整為300元:醫院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一次調劑比照前開一般藥品處方箋計收部分負擔,第二次以後調劑則維持免收;另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部分負擔各調升為750元及400元。

健保署昨公布新制實施一年的結果,稱有初步成效,其中基層門診就醫件數占率,實施前後自70.17%上升至70.39% (增加0.22%); 慢性病人於基層診所就醫率,則自38.85%上升至43.46%(增加4.61%)。

另外,健保署說新制改善急診壅塞,各層級醫院急診輕症(檢傷分類4、5級)占率皆較疫情前一年下降,降幅自2.27%至6.43%;且避免藥品浪費,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平均藥費自111年884元,降至113年842元。

醫改會批評,部分負擔漲價「以價制量」效果沒有發生,過去健保署強調「提高部分負擔可以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以減少民眾就醫次數、促進分級醫療、改善急診壅塞」,事實上並沒有發生。民眾荷包雖扁了,門診負擔每年平均增加299元,但現在門診就醫次數卻還是108年以來的新高,較108年度增加1.6次。

醫改會強調,醫療是剛性需求,生病通常還是會就醫,與一般消費行為不同,這也是政策的限制,改善醫療資源耗用的方法很多,政府卻選擇用低效的作法,這也是部分負擔為什麼被稱為「殭屍理論」。

醫改會說,儘管健保署認為去年下半年部分負擔新制實施後,基層門診就醫件數占率有增加,但實際上基層占率比疫前,108全年、109上半年都還來得低,健保署忽視了疫情造成的就醫量下滑,並用低標來當作比較年度,東拼西湊、調整參考年度,就是為了突顯政策有效的假象;且健保署口中大醫院急診輕症病人有減少,也與近年醫護人員、民眾對急診壅塞的感受,大相徑庭。

醫改會表示,部分負擔新制的推動及其乏善可陳的政策效果,正突顯了過去政府決心不足、不願打開天窗說亮話的算計,明知道健保財務有危機,卻不與各界溝通,不願正視改革支付制度、檢討費基、提出減少資源耗用方案、強化醫療費用篩異與常態審查等正道,這並非人民之福。呼籲健保署在新制上路後,應更深入的監測減少了多少必要或非必要醫療,與民眾規律就醫的變化,在資料的解讀上應更為謹慎,政策設計應避免重蹈覆轍。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天氣變就「紅腫癢」 小心跟食物、空氣髒汙無關!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別忍

霜降過後氣溫急掉 身體好燥!中醫曝養生首重「保暖這兩處」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