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而根據衛生福利部十大死因統計,國人事故傷害死亡以「運輸事故」超過4成3居多,且65歲以上的死亡率最高,國人平均餘命數字最高的台北市衛生局今(19)日便宣布與台北市區監理所合作,推動全國第一家高齡友善監理所,在高齡駕駛人換照同時,提供認知功能檢測,針對異常者有一條龍轉介就醫服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2年事故傷害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8位,其中運輸事故占43.4%,而65歲以上的死亡率最高,每十萬人有32.4人。
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黃建華表示,112年底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22.40%,而國人平均餘命為79.84歲,其中台北市更以83.75歲為全國最高,隨著民眾平均餘命延長,提升健康平均餘命更顯重要,研究指出,長者能外出走走,維持社交生活,可以減緩孤寂感及健康衰退,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倡高齡友善城市得兼顧長者外出安全、設計舒適運輸工具與環境、提供便捷的轉乘網絡。
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這一次是與台北市區監理所合作,推動全國第一家高齡友善監理所,透過建立營造高齡友善場域標準化模式,並參考日本職業安全章程,提供有溫度,讓長者獲得尊重及免於不公平對待的服務。
台北市衛生局強調,這一次是運用「高齡暨失智友善場域檢核表」,輔導台北市區監理所成為高齡友善特色場域,從管理、教育、服務及環境四大面向檢視及改善,包括將出入口指標、引導指標圖及字體加大、加強第一線服務員工及駕駛員高齡友善教育訓練、設置高齡駕駛人換照服務櫃臺及溫馨換照認知功能檢測區,並提供認知功能檢測異常者,一條龍轉介就醫服務。
黃建華說,衛生局依循國健署「高齡友善社區指引」的八大面向(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交通運輸、住宅、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及健康服務),全面推動高齡友善社區,由12區健康服務中心連結各轄區公私部門、協會、社團、地方經濟產業與機構等組織,依在地社區長者需求與產官學民合作。
黃建華指出,台北市截至112年底已發展58處高齡友善特色場域,也鼓勵社會組織加入高齡友善特色場域的行列,提供長者友善設施與服務,讓高齡者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應有的尊重與支持,進而增加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提升健康平均餘命。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